儋州一中教育集团 ‖ 以青春之名,共赴自贸港新程 —— 这场大思政课点燃奋斗热情
发布时间:2025-10-14      阅读:26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新闻信息 >> 首页新闻  

  当晨光洒满校园,国旗迎风飘扬,10月13日,儋州市第一中学教育集团儋州市第一中学、儋州市松涛中学、儋州市儋耳实验学校三校同步开展 “以青春之名,共赴自贸港建设新征程” 大思政课专题宣讲活动。集团及各校党组织书记及委员走近教师、学生,以生动的政策解读、鲜活的发展案例,为师生搭建起了解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桥梁,让 “国家战略” 与 “青春成长” 同频共振,在师生心中种下担当与奋进的种子。

  一校一讲,把自贸港政策讲进师生心里

  此次宣讲打破 “单一课堂” 模式,三校结合办学特色与师生学情,将宏观政策转化为贴近校园、贴近生活的 “家常话”,让抽象的 “封关运作” 变得可感、可知、可盼。




  在儋州市第一中学,儋州一中集团校党委书记、一中校区校长涂家文以“封关:海南走向世界的重要窗口”为核心,带领师生回溯海南改革开放的历史脉络 —— 从1988年建省办经济特区,到2020年自贸港建设全面启动,再到2025年12月18日全岛封关运作的历史性节点。“这不是遥远的‘新闻名词’,而是我们每一位儋州一中人脚下的‘时代考卷’!” 书记用 “一线放开、二线管住、岛内自由” 的通俗解读,搭配 “6600项商品零关税”“进口抗癌药价格仅为内地1/3” 等民生案例,让师生清晰感知封关后 “买全球更便利、享福利更实在” 的生活变化;更以海南自贸港一站式飞机维修产业基地 “2200架次飞机维修” 的产业成果,展现封关后跨境电商、航天航空、海洋科技等领域的广阔机遇,点燃学生 “与自贸港共成长” 的期待。




  在儋州市松涛中学,松涛校区负责人欧远见以 “青春:自贸港未来的主力军” 为主题,讲述了身边的自贸港建设者故事:有扎根深海探测的科研人员,有开发跨境贸易智能平台的创业者,他们用行动诠释 “青春的担当”。“你们的成长轨迹,恰好与海南自贸港从‘封关运作’到‘2035年建成国际航运枢纽’再到‘2050年成为全球影响力自贸港’的发展进程高度重合!” 他鼓励学生们以 “国际视野、创新能力、家国情怀” 武装自己,在深海科技、数字经济等领域找准方向,未来成为自贸港建设的 “主力军”。




  在儋州市儋耳实验学校,儋耳校区党支部委员梁木林聚焦 “教育:自贸港建设的人才引擎”,用一组亮眼数据打动在场师生:“2024年海南教育财政投入同比增长25%,是2020年的3倍!这些资金正用于引进国际师资、建设智慧图书馆、培养‘双师型’教师。” 结合九年一贯制学校的育人特点,他将 “自贸港人才需求” 与 “学生成长规划” 紧密结合,鼓励小学段学生 “埋下探索世界的种子”,引导初中段学生 “树立适配自贸港发展的理想”,让 “教育赋能自贸港、自贸港成就未来” 的理念深深扎根。

  师生共鸣,让青春担当融入时代脉搏

  宣讲不止于 “听”,更在于 “思” 与 “行”。三校师生积极探讨交流,分享感悟,让思政课的热度持续升温。学生对封关后海南在跨境电商、航天航空领域方面的就业表示极大的兴趣和期待。教师则表示“作为思政课教师,我们会把自贸港政策融入日常教学,让学生每一堂课都能触摸时代脉搏。”从 “了解政策” 到 “思考未来”,从 “被动倾听” 到 “主动交流”,这场覆盖三校的大思政课,不仅让海南自贸港封关运作的核心知识深入人心,更让 “青春与自贸港同行” 的信念成为师生共识。正如一名儋州市第一中学高三的学子所说的:“原来自贸港离我们这么近,未来我要努力学习,成为能为海南做贡献的人!”

  以青春之我,筑自贸港之梦
 
  此次儋州一中教育集团大思政课宣讲活动,是教育集团 “以思政育新人、以政策明方向” 的生动实践。三校以 “自贸港封关”为契机,将国家战略、区域发展与学生成长紧密相连,让思政课既有 “政策高度”,又有 “生活温度”,更有 “青春力度”。2025年12月18日,海南自贸港全岛封关运作的大幕即将拉开;而属于儋州一中教育集团学子的 “自贸港征程”,已在这堂思政课上悄然启航。未来,集团将持续以 “大思政课” 为载体,带领师生深入了解自贸港、参与自贸港建设,让更多青春力量汇聚成推动海南自贸港发展的磅礴动能,共同书写 “以青春之名,共赴自贸港新程” 的精彩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