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活带来的新环境、新课程、新同学以及更高的学习要求......这些变化背后的不确定性困扰着孩子,同样也困扰着家长。为此,我校生涯规划中心于11月1日晚组织初一年级家长参加我校生涯规划中心副主任、心理老师潘玲主讲的家庭教育指导讲座。
潘老师首先解读了海南的中考政策,引导家长了解中考背景下初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及可能会面临的困难,引起家长在家庭教育方向的思考。随后,潘老师介绍了我校近两年初中工作,分享我校初中部“强化教学管理要质量、强化养成教育要成长、强化育人活动要发展”的工作思路,增强家长们对学校教育教学的信心,提高家校共育意识。
配合案例分享,潘老师详细分析了初一年级学生自我意识与独立性的增强、情绪与情感的复杂化、思维方式的转变及其抽象思维发展、社交关系的重构和同伴关系的重要性增加、和由于学习难度提升带来的学业压力增加等心理特点,让家长们了解孩子们希望有更多的自主权和空间。在面对由于代沟和沟通方式的不同,亲子之间出现矛盾和冲突时,家长们可以用到各种心理层面的方式方法,智慧地引导与陪伴孩子成长。
通过专业的心理知识、科学的教育理论、有趣的活动体验、新型的思考路径,潘老师建议家长们能做到关键期教育、关系教育、沟通教育、朋辈式教育、接纳教育、共情教育、看见教育、优势教育、回应教育、责任倒置教育,建议家长们重学习,方能知己知彼;重共情,方能温暖成长;重引导,方能促探索与体验;重整合,方能成就超越自我。
最后,潘老师强调,仅凭个体展现的知识与专业技能来评判其职业能力及未来发展空间,无异于仅见冰山一角,忽略了水面之下更为关键的因素。实际上,个人的内在综合能力、独特个性、内在动机乃至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塑造并决定了其职业发展的广度和深度。因此,在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潘老师呼吁家长们深思:在陪伴孩子成长的旅途中,应如何着重培养那些隐藏于冰山之下的核心素质,而非仅仅着眼于表面的技能掌握或考试成绩。我们的教育目标应超越短期的成效追求,着眼于长远的个人发展愿景。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