儋州市第一中学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组织实施与评价指导办法
编辑/作者:郑培生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4866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园生活 >> 研究性学习  
   研究性学习活动可以改变学生以单纯地接受教师传授知识为主的学习方式,有利于构建开放的学习环境,为学生提供多渠道获取知识并将学到的知识加以综合应用于实践的机会,有利于促进学生形成积极的学习态度和良好的学习策略,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了进一步规范我校研究性学习活动中教师的指导和学生的研究活动,特制定本办法。
一、课题的选择与实施
    1、开题报告和学习方案
    开题报告表的填写由学生和指导教师共同完成。学生可以依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并兼顾自己的发展方向来选择课题,在选择课题时,学生可以自由寻找合作伙伴形成课题小组,小组成员不限于同一个班的同学,同一个课题组的成员在5—15个人之间,形成课题小组后要选出课题组组长,协商课题研究的方向,选定指导教师,并与指导教师共同拟定研究课题,填写开题报告。
    在同一课题下,由于个人兴趣、经验和研究活动的需要不同,研究视角的确定、研究目标的定位、切入口的选择、研究过程的设计、研究方法、手段的运用以及结果的表达等可以各不相同。所以同一个课题组各成员的开题报告可以不同。
    开题报告表由几部分构成。除注明课题名称、填表日期、课题组成员、指导教师外,还应说明:
    (1)课题的由来。要求说明课题是根据什么途径获得的。在研究性学习活动中,获得课题的主要途径有:学生由日常生活、社会现象、现代科技中的某一问题引发课题;接受指导教师推荐的课题;其他途径得到的课题。一般情况下,应分析开展本课题研究的依据和必要性(研究意义)。
    (2)课题的现状。要求说明关于将要研究的课题目前国内外的研究中已经的水平或已有的成果,或者说明将要研究的对象目前存在的问题,或者说明中学生当前对将要研究的对象的看法和认识等。
    (3)课题的研究方案。要求说明课题研究的目的,研究中将设计的内容,拟采用的研究方法和小组内的分工,研究时间安排和主要的环节、步骤,记录数据或实施调查必需的表格等。
    (4)预期的成果。要求说明本课题将在研究问题的什么方面取得突破或得出结论,形成自己的观点。成果的最终形式可以是研究论文、实验报告、作品、模型等各种形式。
    (5)需要提供的帮助。要求说明为了完成课题研究,需要提供的器材、场地、对外联系、资金和获取方式(自筹或争取赞助)等。
    (6)课题确立过程及自我评价。要求学生简要介绍自己从确定选题方向到完成开题报告这一过程的经历,是否全程参与,是否积极主动认真负责,以及从中获得的体验。
    (7)指导教师意见。写出教师对课题的看法,以及是否认可学生的开题报告,是否同意学生开始进行课题研究。
2、每次课题研究性学习活动的记录(每学分不少于18学时)
    为了记录研究活动的全过程,要求课题组每位成员在每次活动后认真写活动日记。把研究过程中进行实验操作的步骤、观察到的现象、收集到的数据、出现的问题、对问题的思考、下一步的打算等一一记录下来,为课题的进一步研究奠定基础。
    要求学生在活动过程中编制一些表格进行同步的、实事求是的记录。认真地对这些个人活动进行记录和评价,对了解学生课题研究的进展,了解学生对课题认识的提升,了解学生研究方法使用的情况,了解学生情感、态度的变化等都是十分重要的。指导教师要将此问题向学生讲清楚,提醒学生及时进行记录。
    活动记录表作为课题研究的原始材料,对研究论文的形成提供有力的证据。每一位学生必须建立收集数据的意识。
3、课题研究中所收集的材料(包括原始材料),处理过的资料、参考文献。
    同一个课题组成员在收集材料时可以分工合作,收集到的材料要共享。每一个成员要及时记录所收集到的材料,并从中选出对自己课题有用的信息。收集与处理过的资料在完成课题研究报告的时候一起交到指导教师处,作为获得学分的一个依据。
    (1)收集的材料(包括原始材料)。搜集和分析信息资料。自己是怎样了解和学习收集资料的,自己是怎样通过访谈、上网、查阅书刊杂志、问卷等获取资料的,自己是怎样选择有效方式获取所需要的信息资料的。
    (2)处理过的资料。自己是怎样整理与归纳信息,自己是怎样判断和识别信息的价值的,并恰当的利用信息,以提高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能力的。
    (3)参考文献。列出参考文献有两个方面的作用:一是帮助读者在需要的时候查找和阅读这些文献,进一步理解这篇论文或进行更深入的研究;二是在一定程度上表明论文撰写的基础。列入此处的参考资料,主要是指影响论文撰写思路及涉及论文内容、观点、材料等方面的文献,包括背景性的、启发性的(对论文作者而言)、资料性的材料。这些材料应该是公开发表和公开出版的,通过公众途径可以查阅到。参考资料的格式包括报刊、书籍、音像制品、网络信息等,要写清作者、名称、出版社、发表日期、第几页、网址等。
4、具体反映每一成员参与研究的感受、体会小结。
    参加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写一至两份参与课题研究的感受和体会的文章,交给指导教师,作为个人参与课题研究的有机组成部分。每篇文稿的字数不少于800字。主要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内容。
    (1)写亲身参与研究探索的体验。
    (2)写自己如何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体会。
    (3)写自己如何收集、分析和利用信息的感受。
    (4)写自己是如何与同学分享、合作的感受。
    (5)写自己在科学态度和科学道德方面的体会。
    (6)写自己的社会责任心和使命感的体会。
    学生不必每一条都写,只要能围绕上述几方面按自己参与研究课题的真实情况来记录即可。
    5、课题研究学习成果(论文、研究报告、解决问题的方案、活动设计、实物设计等)的形成。
    在这一阶段,学生要将取得的收获进行归纳整理、总结提炼,形成书面材料和口头报告材料。成果的表达方式提倡多样化,除了按一定要求撰写实验报告、调查报告、研究论文以外,还可以采取开辩论会、研讨会、搞展览、出墙报、编刊物(包括电子刊物)等方式,同时,还要求学生以口头报告的方式向全班发表,或通过指导老师主持的答辩。
    学生通过交流、研讨与同学们分享成果,这是研究性学习不可缺少的环节。在交流、研讨中,学生要学会欣赏和发现他人的优点,学会理解和宽容,学会客观地分析和辩证地思考,也要敢于和善于申辩。
    一份完整的课题论文或研究报告应包括以下几方面。
(1)标题
    标题应简短、明确、有概括性。通过标题使读者大致了解论文的内容。标题字数要适当,一般不宜超过20字,如果有些细节必须放进标题,为避免冗长,可以分成主标题和副标题,主标题写得简明,将细节放在副标题里。
(2)论文摘要
    摘要又称内容提要,它应以浓缩的形式概括研究课题的内容、方法和观点,以及取得的成果和结论,应能反映整个内容的精华。要以100-200字为宜;撰写摘要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用精炼、概括的语言来表达,每项内容不宜展开论证或说明;     ②要客观陈述,不宜加主观评价;
    ③成果和结论性字句是摘要的重点,在文字论述上要多些,以加深读者的印象;
    ④要独立成文,选词用语要避免与全文尤其是前言和结论部分雷同;
    ⑤既要写得简短扼要,又要生动,在词语润色、表达方法和章法结构上要尽可能写得有文采,以唤起读者对全文阅读的兴趣。
    (3)正文
    正文是作者对研究工作的详细表述。它占全文的绝大部分,其内容包括:问题的提出,研究工作的基本前提、假设和条件;基本概念和理论基础;模型的建立,实验方案的拟定;设计计算的方法和内容;实验方法、内容及其分析;理论论证,理论在课题中的应用,课题得出的结果,以及结果的讨论等。学生要根据课题的性质,一般情况下,正文可能仅包含上述的一部分内容。撰写正文部分的具体要求如下所述。
   ①理论分析部分应写明所作的假设及其合理性,所用的分析方法、计算方法、实验方法等哪些是他人用过的,哪些是自己改进的,哪些是自己创造的,以便指导教师审查和纠正,篇幅不宜过多,应以简练的文字概略地表达。
   ②对于用实验方法研究的课题,应具体说明实验用的装置、仪器的性能,并应对所用装置、仪器进行检验和标定。对实验的过程和操作方法,力求叙述简明扼要,对人所共知的内容或细节内容不必详述。对于经理论推导达到研究目的的课题,内容要精心组织,做到概念准确,判断推理符合客观事物的发展规律,符合人们对客观事物的认识习惯,换言之,要做到言之有序,言之有理,以论点为中心,组成完整而严谨的内容整体。
   ③结果与讨论是全文的心脏,一般要占较多篇幅,在撰写时对必要而充分的数据、现象、认识等要作为分析的依据写进去。在对结果作定性和定量分析时,应说明数据的处理方法以及误差分析,说明现象出现的条件及其可能性,交代理论推导中认识的由来和发展,以便他人以此为依据进行实验验证。对结果进行分析后得出的结论,也应说明其适用的条件与范围。此外,适当运用图、表作为结果与分析,也是论文通用的一种表达方式,应精心制作、整洁美观。
    (4)结论
    结论包括对整个研究工作进行归纳和综合而得出的总结,还应包括所得结果与已有结果的比较和本课题尚存在的问题,以及进一步开展研究的见解与建议。结论集中反映作者的研究成果,表达作者对所研究的课题的见解,是全文的思想精髓,是文章价值的体现,结论要写得概括、简短。撰写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①结论要简洁、明确,措辞应严密,且又容易被人领会;
②结论应反映个人的研究工作,属于他人已有过的结论要少提;
③要实事求是地介绍自己研究的成果,切忌言过其实,在无充分把握时应留有余地,因为科学问题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
    (5)谢辞
    谢辞应以简短的文字对课题研究与论文撰写过程中曾直接给予帮助的人员(例如指导教师及其他人员)表示自己的谢意,这不仅是一种礼貌,也是对他人劳动的尊重,是治学者应有的思想作风。
    (6)参考文献与附录
    参考文献是论文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它反映论文的取材来源、材料的广博程度和材料的可靠程度。一份完整的参考文献也是向读者提供的一份有价值的信息资料。一般做论文的参考文献不宜过多,但应列入主要的文献。对于一些不宜放入正文中、但作为论文又不可残缺的组成部分,或有主要参考价值的内容,可编入论文的附录中,例如,公式的推演等。如果论文中引用的实例、数据资料,实验结果等符号较多时,为了节约篇幅,便于读者查阅,可以编写一个符号说明,注明符号代表的意义。附录的篇幅不宜太多,附录一般不要超过正文。
参考文献
(1) 参考文献的标注采用顺序编码制,即按在论文中出现的次序用“[1]”、“[2]”、“[3]”…等表示序号。
(2)参考文献格式为:
著作格式: [序号]作者•译者•书名•版本•出版社•出版时间
期刊格式: [序号]作者•译者•文章题目•期刊名•年份•卷号(期数)•页码
专    利: [序号]专利申请者•题名•国别•专利文献种类•专利号•发布日期
技术标准: [序号]起草责任者•标准代号•标准顺序号--发布年•标准名称•出版地•出版者•出版年份
附    录:
    附录依次用大写正体英文字母A、B、C……编序号,如附录A,附录B。
    附录中的图、表、公式、参考文献等另行用阿拉伯数字编序号,与正文分开,也一律用阿拉伯数字编码,但在数码前冠以附录序码,如:图A1;表B2;式(B3);文献[A4]等。
    课题研究的成果必须交一份给指导教师,作为学分获取的重要依据。
二、课题的评价
    1、个人、课题小组评价
    (1)个人鉴定。要求从研究全过程的角度(自选题开始到论文结题结束),将自己对研究性学习活动有关课题的认识,研究过程中态度、观念的变化,对研究方法的理解,与平时学科学习的区别与联系,独立、合作学习的感受和体会等表述出来;并将自己与同组的几个同学比较,从态度、能力、方法的角度给自己一个相对的定位,作出等级评价(用A、B、C、D、E、F、U表示,其中U为不合格)。
    (2)小组评议意见,是指在课题小组成员各自交流自己的“个人鉴定”的基础上,小组成员集体讨论,对每个同学在课题研究中的作用和工作成绩进行实事求是的评价,形成评价的意见.指出不足,并由课题小组的组长将评价意见填入表中。评价也应该从态度、能力、方法等几个方面进行。
    2、社会反馈
    (1)访问专家或单位、社会团体情况。在课题研究中,我们提倡学生广开渠道,通过不同的途径了解与课题有关的其他专家和社会团体,以得到更丰富的研究素材。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填写到有关的表格中,对在研究过程中进行了多人次访淡的情况,学生要通过附页加以说明。
    (2)家长对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评价。家长在学生进行课题研究活动中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由于课题研究绝大部分过程是在学生的节假日和课余时间完成的,家长对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态度对学生研究的进行顺利与否有着直接的影响。家长的反馈,可以使学校更好地了解家长对学校课程建设的态度,以及学生在家庭、社会环境中进行课题研究的状况,便于学校更好地把握学生课题研究的各个环节。这一部分要求学生填写到有关的表格中。
    3、学校鉴定
    学校学生综合实践活动学分管理小组根据学生的自我评价、小组评价、教师评价和社会反馈的结论,评价出学生进行课题研究的总成绩,并给予相应的学分认定。
三、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教师指导
    研究性学习强调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也重视教师的指导作用。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应把学生作为学习探究和解决问题的主体,并注意转变自己的指导方式。
    1、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及时了解学生开展研究活动时遇到的因难以及他们的需要,方针对性地进行指导。教师应成为学生研究信息交汇的枢纽,成为交流的组织者和建议者。在这一过程中要注意观察每一个学生在品德、能力、个性方面的发展,给予适时的鼓励和指导,帮助他们建立自信并进一步提高学习积极性。教师的指导切忌将学生的研究引向已有的结论,而是提供信息、启发思路、补充知识、介绍方法和线索,引导学生质疑、探究和创新。
    2、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必须通过多种方式争取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的关心、理解和参与,与学生一起开发对实施研究性学习有价值的校内外教育资源,为学生开展研究性学习提供良好的条件。
    3、在研究性学习实施过程中,教师要指导学生写好研究日记,及时记载研究情况,真实记录个人体验,为以后进行总结和评价提供依据。
    4、教师可以根据学校和班级实施研究性学习的不同目标和主客观条件,在不同的学习阶段进行重点的指导,如着重指导资料收集工作,或指导设计解决问题的方案,或指导学生如何形成结论等等。
四、研究性学习活动中的组织管理
    学生的研究性学习活动由学校教务部门统一组织管理,学校教研、德育、总务、保卫等部门根据实际需要或应教务和学生的要求提供必要的帮助。
    学校对参与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指导教师等有关人员给予必要的工作补贴。
    组织学生研究性学习活动的工作业绩作为班级和学科教研组考评考量因素,作为教师评优和职称评聘的条件之一。
    保证学生的人身安全是组织实施学生研究性活动的第一原则。



                                                                 二00四年十一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