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时政热点命题探微与复习对策
发布时间:2006-05-27      阅读:5641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园生活 >> 学习指导  
    高考政治试题虽然不是只考查时政热点问题,但时政热点问题在政治试题中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也是学科特点的重要体现。因此,我们有必要在研究近年高考政治试题的基础上,力求明确2006年高考时政热点问题的特点,把握其命题方向,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高考时政热点题的主要特点

  1.以社会热点为背景

  从2005年高考的情况来看,文综卷政治试题和政治单科卷试题都不回避时政热点和社会生活现实,紧扣时代脉搏,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强烈体现国家意志,充满了时代气息。试题从发展变化着的时代大背景中选取材料,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选取典型案例,注重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党和国家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中的重大活动和作用,体现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综观2005年高考6套文综卷和3套政治单科卷,涉及到的热点问题大致可划分为以下几类: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三农”问题;建立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坚持党的领导,加强党的建设;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国际关系和我国的外交政策。

  从高考试题中我们可以看出,那些体现国家意志和被广泛关注的大事和热点,具有战略性的、事关人类社会未来的事件,是社会热点又与政治、历史、地理知识密切联系的时政热点是高考命题的重点关注对象。特别要提醒考生的是,不能只关注一个学年内与教材知识结合紧密的热点,那些长效的、事关人类生存环境和国计民生的、有重大影响的持续性热点尤其值得我们关注。自主命题后,选材的地方特色也初步显现,如2005年高考上海单科卷第19题浦东开发15周年,第33题上海实施“科教兴市”、“人才强市”等材料;江苏卷第11题新时期江苏精神,第26~27题江苏泰州市信访局局长张云泉事迹等材料。在高考中,这些热点材料会通过创设多样化情境的形式呈现出来,如典型事例、文件引文、生活漫画、图表材料等。

  2.知识考查主干化

  可以说,知识考查主干化是高考文综试题和政治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如经济常识:货币的职能、市场经济、国家的宏观调控、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财政的巨大作用、市场交易原则、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汇率等;哲学常识: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物质和意识的关系、联系的普遍性、规律、矛盾主次方面、矛盾的普遍性与特殊性、量变与质变、人生价值等;政治常识:我国的国家职能、我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国家依法保护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 制度、民族关系基本原则、联合国、我国的对外政策等。这些都是《考试大纲》中要求重点掌握的主干知识,是考生应该掌握的迎考必备知识。

  3.题目设置系统化

  2005年高考政治试题以热点问题为背景,以能力立意,多层次、多角度、系列化地设置问题,使问题系统化。这样,每一道大题就形成一个系统,让考生在探究这些问题的过程中加深对这些问题的认识和思考。

  在试题的问题设计上,高中新课程所倡导的“自主、探究”式学习目标和模式逐步体现出来,在一些题目的设计上采用了开放性、研究性的设问,答案设计要求学生运用“研究性学习”来分析研究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积极开展创新思维,这需要同学们高度重视。如:北京卷要求学生从法律、政策方面各举一例说明“国家应怎样营造有利于企业向‘微笑曲线’两端发展的环境”;上海单科卷第30题要求学生对“过去和现在处理修剪下来的树枝的两种不同做法进行比较分析”,并“从日常生活中举出符合或违背循环经济理念的实例”,第31题要求学生“用1万元选择投资对象,并说明理由”;江苏卷第35题要求学生“针对本班同学日常生活消费状况,拟订一个研究性学习课题,并简要写出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等。如果平时缺乏对这类设问的训练,在高考中是很难取得好成绩的。


   二、2006年时政热点备考启示

  1.明确热点,把握本质

  在复习中,同学们要关注党和国家以及人民群众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着力解决和关注的问题,这些问题从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文件、主要领导人讲话、人民日报、教学杂志的

热点专题中都有反映。通过对以上渠道信息的分析和把握,注意2006高考政治复习的相关热点(参见下页表格)。特别说明:明确热点并不是为了猜题押宝,也不是要去死记硬背大量的热点材料,而是要学会灵活掌握。从近年的高考试题来看,高考所提供的热点材料可能是大家平时复习考试中遇到过的,但具体情境的创设、材料的组织方式、设问的方式、参考答案的组织方式是我们不可能猜到的。如果仅仅拿平时练习过的题目和答案去机械地套高考题,不对题目本身作具体分析,效果往往适得其反。

  明确时政热点,一方面对热点问题以及与之相联系的材料要有一个基本的感知和把握,避免陌生感。更重要的是,要认识到热点问题的本质,从整体上把握热点,搞清楚各个热点的内在关系。如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是贯穿各项工作的主线,各个热点专题也都贯穿着这一主线;和谐社会的四个着力点是扩大就业、健全社会保障体系、理顺分配关系、发展社会事业。有些同学经常觉得高考考查的热点与平时复习准备的大量热点之间不相符合,很多热点都没有考到,这主要是因为没有对热点之间的关系进行很好的把握。其实在高考中,很多题目往往同时是几个热点的载体,如对“三农”问题的考查何尝不是体现了和谐社会,又体现了科学发展观呢?这样来理解热点问题,同学们在复习中才能避免为了热点而复习热点的现象。

  2.夯实基础,构建体系

  如今,高考越来越注重考查学生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同学们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要认真学习课本知识,夯实基础,方能在高考中以不变应万变,因为再新颖的题目也需要靠掌握基础知识来解决。

  在热点问题的复习中,对基础知识的链接复习要注意以下几点:一是对相关的基础知识、主干知识(包括概念、原理和观点)的内涵要清楚,要掌握相关知识的来龙去脉,明确知识的适用范围、适用条件。对重点知识的理解一定要准确,切忌似是而非。二是要解决好知识的系统性问题,依据知识的内在联系,构建知识网络,树立学科整体观念。知识只有形成网络才能被高效地存储和提取。三是要抓好重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以问题为中心理顺知识体系。同学们要把握好知识的内在联系,学会多角度地运用知识去分析和解决现实问题,在运用中掌握知识。同时同学们要训练自己对高考所考基础、主干知识有整体、综合的把握能力,并能根据热点情景,迁移、重组这些基础知识,把握好学科知识的体系和学科精神。

  3.提高审题答题能力

  实践证明,思维能力对同学们来说是很重要的,许多同学在学习时基本知识的背诵和记忆积累很丰富,却难以在面对问题时准确把握知识,在答题时或答非所问,或难以做到完整、有层次,这大多是由于思维能力不强、思维水平不高造成的。在目前的高考制度下,考生的能力主要是通过笔头表达体现的,考生的各种能力最终都集中体现在审题和答题能力上。因此,同学们要加强自身审题和答题能力的培养,通过典型题目反复训练对试题的分析、理解、构思、作答能力,从而使自身的潜在能力能够得到顺畅的外现。



  那么,如何提高审题和答题能力呢?

  一是平时多培养认真读题审题的习惯。要重视设问的关键字词,在读题审题中提取有效信息。发挥主动性和积极性,用好教材和其他社会生活素材,有意识地培养自己从材料中发现信息、识别信息、获取信息的能力。

  二是运用有效信息,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和有效性。要注意通过数据、图表等信息把握事物的特征和事物之间的联系。应用所学知识对各种社会现象、自然现象进行系统的、多角度和多层面的分析,答案的组织要根据材料和设问重新整合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尤其要注意充分利用好历年的高考试题,将高考试题作为一个标杆,切实提高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是在答案要点的文字组织和书面表达方面,要恰当使用经济、哲学、政治术语,避免口头语言。表述要注意层次性和逻辑性,将要表述的内容分门别类、分清层次、逻辑顺畅地表达出来。尽量列出答案要点的提纲,答题时做到序号化、段落化,避免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导致的分层不清、逻辑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