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
编辑/作者:李小燕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5141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体育  

一、背景分析
高中体育与健康课程是一门以身体练习为主要手段 ,以体育健康知识、技能和方法,为主要学习内容,以增进高中 学生健康为目的必修课。与初中体育与健康相比较,注重学生运动 爱好和专长的形成,奠定学生终身体育基础。运动技能的学习离不开教师讲解、示范,然而新的高中课改则力求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例如:在新授课学习原地单手肩上投篮技术动作时,对于改变过于强调讲解、示范的教学形式的理解,我力求在课中减少教师讲解示范时间,让学生参与示范、讲解,增加学生的练习次数,当我正为自己的成功唱彩时,有学生在课后说道:“学投篮真没劲,学不会”,刹那,似冷水泼到头上,我呆了,知道自己又回到了老路上,教学的主体仍然是我手中的机器零件。默默地走了一段很长的路,重新审视自己,痛定思过,以下这堂课让我找到了答案:
二、案例描述
上课了,准备活动是在球操中进行,开始教师只做了两种球操示范,抛砖引玉,鼓励同学大胆创新。这下可热闹了:有的胯下8字绕球,有的高、低运球,有的手指顶球练习旋转,我震惊了,有女生把球夹在脚下,或是头上做着模特表演,是另一道风景。学生的篮球基础差异大,但他们喜欢尝试新鲜事物。接着教师分成6组进行教学比赛,要求各组创设活动篮筐(两人牵着手作篮筐),并且思考你如何把球投进?这回学生疯了,篮筐会走,真刺激,也不好投。“篮筐”使出浑身绝招,来回变化,不让你轻易投篮。同学们左传右攻、前投后运,还真不好投,学生的兴趣一下调动起来,接着教师引导学生,比赛中取胜关键是什么?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团队精神,有的说运气,有的说投篮准。教师借此引入了本课的技术学习,但没有直接进行技术示范,让学生根据已有经验在呼 拉圈上体会练习,找出差距和问题,然后再进行示范。在示范前教师给学生又提了一个问题:“你的投篮动作和老师有什么不同?”而后学生们自由分组学习,让我看到了以往不同的场景:
第一组练习场景:各个互不相让,唇枪舌剑,身手不凡,动作敏捷,能较好地掌握动作技术,但拨球动作不明显,同学们也竟识到这一点和老师相差甚远,很虚心地向老师求教,“跟我来”——非投篮手搭在投篮手上,做手指、腕拨球动作。
第二组练习场景:和上组相比,这组小伙子,手持球,呆呆地站在胡拉圈前,若有所思,不知所措,或是互相争执——我这个动作比老师还捧,姚明现身。学生争的面红耳赤,不相上下,教师走过去,又潇洒地做了个漂亮的持球示范。还没让学生反映回神,借助一位同学用手从上压住球,让学生观察用力向上推的动作,体会提时。刹那间,生龙活虎的小伙子,似有感悟,发现了活宝——秘诀。三三两两地互练,体会提时动作。
第三组场景:这组篮球基础较差,手拿球,不知如何持球,大多都是双手投篮,动作不协调,动作技术概念模糊。教师请来几位小老师,可别小看他们,手把手,把自己的学习经验传授给同学,方法各异,和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它显得幼稚,但富有个性,充满活力,学生学的开心,大有长进。当然教师还是要求同学多练习模仿。
整课堂,学生一直思考着自己与别人的差距,来自何处,带着问题,带着思考学习,最后在教师自制的低篮筐下进行投篮展示,同学们跃跃以试,情不自禁,迫不及待地进行了双手扣篮……
三、案例分析
学生个体有差异,身体条件、兴趣爱好、技术、技能水平等不同,如果在课中一刀切,按传统教学模式教学,始终使学生处于被动的客体地位,一切按教师的指令行事,即使减少教师讲解、示范的时间,让更多地学生参与教学示范、讲解,又有学生给你泼冷水——真没劲,似穿新鞋走老路,对课程理念的理解不应停留在字句的揣磨,应有更深层的内涵。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成为真正的主体,这堂给我们展示了一个新的视野。
1、分层对待,全体参与。学生的篮球技术投能差异大,针对不同基础的学生,确立不同的教学目标,在教学中分层指导,使每个学生能发挥其自身潜能,找到自信。
2、满足需要,体验成功的喜悦。打破常规降低篮筐,让同学们尝试投篮的快感,设制活动篮筐,让你不知所措。即使学生在学习中获得乐趣,又满足学生的生理需求和精神需要。
3、发扬教学民主,师生角色重新定位。合作教学理论认为,教师应充当调理者、咨询人、顾问和活动的参与者等角色。教师只作“导演”对学生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去探究投篮的技术要领,对学生提出学练要求,激发思维,让学生作演员,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体验投篮技术动作,享受投篮的魅力。整堂课,教师起到点拨作用。
4、拥有自由空间,展示的舞台。教师提出问题,然后学生自由分组学习讨论,给予学生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让学生思考问题——我和教师差异在哪,寻找差异的根源,给学生解决问题的时间和机会,——怎样才能缩短与教师的差异。这时教师点拨,往往起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作用,保证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处理好“行动逻辑”和“思维逻辑”的关系,促进学生作为主体的认识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