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课开始,教师向学生说明了由于每位同学身体机能状况不同,长跑时的速度不可能都一样。要求学生探索出适应自身状况的运动负荷强度(教师向学生简单介绍了构成运动负荷强度的基本要素,并告诉学生长跑的最佳运动负荷强度可以用跑完一定距离后的即时心率来测量,最佳心率应该在120~150次每分钟的范围之内)。
教师先让学生互相测定此时相对安静时的脉膊次数,然后让学生根据自己平时对同伴的了解分成若干小组。要求大家探索适应自己的跑速和最佳心率范围,并可以调整速度,更换跑的距离。
教师布置8条不同距离的往返跑道,最长的距离为24米,最短的距离为10米。
各小组的分工是:一人跑步,一人帮助测量跑步人的即时脉膊,其他同学休息观看。
各组开始往返跑。有的学生用较快的速度跑完24米的距离,跑回后同伴立即帮助测量10秒钟的脉膊次数;有的同学用较慢的速度跑18米、14米……的距离,跑回后同伴帮助测量10秒钟的脉膊次数。不少同学发现,自己的脉膊次数不是高于150次每分钟就是低于120次每分钟。教师先让这些学生休息(并没有提醒他们应思考下一次该怎么跑,但看得出这些学生都在思考着下一次的跑法),下一组同学开始跑,如此类推。
课堂上,不少同学在自觉地调整着跑的距离和跑的速度,人人都在寻找适合自己的最佳心率,课上充满了思考、探究、合作的气氛。结果许多同学在反复的运动实践中感悟到了跑速与心率的关系。 评析:这堂体育课,教师摸清了学生对长跑的反感心理,从学生自身的需要出发,结合高中学生具有分析、判断和理性思维等特点,把长跑教学的目标指向增进学生的健康,而不是指向达到跑多快的标准,这极大地调动了学生主动参与耐久跑的积极性,使学生的体育实践与应用科学的锻炼方法有机地结合起来,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因此,高中学生运动参与方面的教学,并不是要空泛地向学生讲多少大道理,而是要结合不同教学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自身需要,引发学生思考、探索,这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参与运动的真正价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