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2005年高考地理试卷分析:
2005年高考地理试题较去年难度略有减小,命题继续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原则,淡化对记忆性知识的考核,加大对信息获取能力、分析问题能力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考核,适当加大了自然地理的考查幅度,尤以江苏卷为甚,很多考生反映今年地理题型有变动,知识点的考查较细。主要表现在人文地理的试题内容大幅减少,而自然地理的考查内容显著增加,最后五个大题中,有四道是涉及自然地理的。各自主命题省市结合当地实际,考查考生对家乡可持续发展过程中面临问题的分析能力,增加了对考生探究问题能力的考核,涉及研究性学习的试题开始出现。
广东卷:总体难度高于上海卷和江苏卷
1.突出对地理学科主干知识的考核,以中学地理的基本概念、基本规律为载体,着重考查学生对主干内容的理解,体现了地理学科的区域性、综合性和实用性。其中涉及自然地理的知识点有地球运动(地理位置的经纬度测定、地转偏向力的证明、地方时概念的理解)、地图(地形剖面图的判读及比例尺计算)、土壤类型及成因分析、自然灾害防治、自然带分布规律、我国自然资源的分布。
2.侧重地理思维能力的考查,考查考生对地理图表判读、获取信息、分析、归纳能力,考核的内容与生活实际紧密结合,强调学以致用,引导、启发考生的创造性思维和逻辑思维。
3.关注热点,紧贴生活
广东卷试题充分关注热点、焦点问题,如2004年印度洋海啸、西部开发、经济全球化、可持续发展、产业结构调整、“泛珠三角”经济合作区等,试题时代特色鲜明。
4.重视对探究能力的考核 如何设计试题考查考生的探究能力是一大难点,广东卷作了有益的尝试,如第4题,某兴趣小组测量) 地的地理坐标,第33题对我国华南某区域的综合整治,第35题,设计一个小实验,证明地转偏向力的存在。
江苏卷:
首先,整张试卷强调能力立意,注重考查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比如海洋航线、海水的盐度、气候、铁路线等,这些都是书本中的主干知识,尤其是试卷的最后一题,太阳高度的计算与运用,主要就是考查能力与学生的双基。
第二,试卷更关注社会实践生活,体现出开放性、渗透性,重视探索性与联系实际。今年高考地理卷的几道综合题都是如此,一道关于西部大开发的题目,要求考生分析东经108度以西农业以及基础设施;一道江苏海洋开发的题目,要求学生从中拓展开来,谈谈海洋资源、滩涂、港口等对促进经济发展的影响;一道红色旅游的题目考的更是今年的热点,考查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灵活运用。
第三,充分体现出地理的学科特点,强调图文并茂,地图知识考得较多,符合地理学科特点,这对于基础扎实、有较强的地图分析能力、特别是各大洲经纬度意识强的考生比较有利。
第四,新题比较多,从内容到形式都比较新。以往关于地球运动等都是以选择题形式出现,但今年江苏却都以综合题的形式出现,尽管内容相差不大,但对学生的概括能力和综合能力提出更高的要求。再比如红色旅游,这个内容教材里并没有完整答案,其涉及选修教材、必修教材、初中地理等,知识面比较广。在今年的地理考试中,还出现了空间定位题,这类试题要求考生有此类试题的考前专项训练,是属于教材没有明确要求但考生应该掌握的高要求试题。据了解,这类题今年共有两道,所占分值在10分左右。
第五,江苏地方地理知识考题不多,只有一道试题涉及到江苏海洋资源内容,这说明今年江苏地理试卷在江苏特色地理方面并不明显。
上海卷:
坚持以考核能力为主的命题原则,加大了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力度。选择题基本上是考核地理基础知识,难度较小,知识覆盖面较广,选择题中属于自然地理部分的分值是16分,人文地理14分,区域地理10分。强调对获取信息和处理信息能力的考核,如第三大题:阅读分析祖国宝岛———台湾岛有关信息资料,结合已掌握的地理基础知识,归纳该岛相关的区域地理特征,本题考查学生获取图上信息、文字材料信息的能力和运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1.研究性学习的内容列入考核范围。多道试题考查学生动手实践能力和探究
能力,如第六大题,“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层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该题除了考查学生的读图技能外,还添加了一问:“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该题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和探究能力,本题应属于2005 年上海高考地理卷的一大亮点。
2.关注社会,贴近生活。如第二大题考查人口问题;第三大题考查台湾问题;第四大题考查北极科考;第五大题以崇明岛为例,考查国土整治;第七大题考查运用全球定位系统(GPS)和地理信息系统(GIS)确定出租车位置。全卷时代气息浓厚,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生活,强调知识的实用价值。 3.试题设计精巧,注重对思维过程的考核。上海卷的读图题,一般先问图上都有什么信息,然后再问这个信息说明了什么,怎么解决面临的问题。如第三大题考查台湾问题,题目设计充分反映了解决地理实际问题的一般思路。
二、2005 年全国各地市高考对自然地理内容的考查要点及常考知识点的总结
综观近几年的高考文综与地理单科试卷,高考涉及到的自然地理(含地图)知识都占到相当大的比例,其中尤其是等高(深)线地形图、比例尺与区时或地方时的计算、昼夜长短变化与正午太阳高度、大气运动、天气系统与气候知识、海水运动、海水温度与盐度、河流补给、陆地自然资源与自然灾害等内容出现的频率更高,有不少内容几乎是年年出现,而且所占的分值较多,如大气部分在2002 年和2003年文综的分值分别达到了28分和32分、2004年的文综(4)也达22分。从2005 年来看,全国省、市采用的高考文综试题中涉及到的自然地理各部分知识点及分值统计如下:
通过对近年高考试题的分析,总结高考中自然地理的常考知识点:
1.宇宙环境:在近年来的高考试题中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几乎是必考题,如时间计算、日照图判读、地理坐标判读、昼夜长短的变化、昼夜更替、太阳高度角的计算等。虽然,今年文综卷地理试题中对地球运动方面的知识考的较少,但作为地理学科的主干知识,复习时还是需要高度重视的。
2.大气环境:从近年来的高考试题来看,大气运动、天气系统和气候类型的成因、特点及分布是常考的知识,如今年文综卷Ⅲ的第36 题、文综卷Ⅱ的第36题都考到了这一单元的知识,因此,在2006 年的高考复习中,本单元的知识仍是复习的重点。
3.陆地和海洋:在今年的高考地理试题中,由于2004年印度洋海啸的发生,本单元考的知识最多,分值也最大,说明与重大地理事件相关的地理知识往往是高考复习的重中之重,预计明年的试题,本单元考到的知识点会减少。
4.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随着人口增多、经济发展,资源问题成为制约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因此,本单元知识是近年来高考命题经常涉及的,尤其是能源方面的知识经常出现在高考试题中,如今年文综卷Ⅰ的第1~4题。
三、2006年高考自然地理部分的备考方略
从近几年高考地理试题的发展趋势和《考试大纲》的研读来看,今后地理高考命题对自然地理主干知识的考查、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对图表信息与热点的重视、对地球运动、时间计算、等值线图、天气与气候、自然灾害等传统重点知识点的考查与关注将依然如故,但特别值得关注的是:围绕中日海洋权益之争、郑和下西洋、首个中国航海日将重视海洋知识如海水的温度、盐度、洋流、海洋资源开发与利用等内容的考查;围绕台海两岸交往中涉及的台湾代表团造访大陆和郑和下西洋行程将重视行程中的气候变化、昼夜长短与正午太阳高度变化、时间计算、沿线自然特征和台湾自然特征及其成因的考查;围绕彗星深度撞击将重视宇宙资源开发、天体运动、宇宙探索方面的考查;其他如能源问题、中部崛起、红色旅游、与中国发生纺织品贸易摩擦的相关国家的自然地理知识等都有可能成为2006年高考的重头戏。需要引起我们的足够关注。
1. 继续重视对能力和素质的考查。如:设计非常规式设问,考查综合能力和空间思维能力;利用空间、时间的跨度设计中心问题,考查发散思维能力;隐藏关键信息,设计信息迁移情境,考查知识联系与灵活思维能力等。试题不强调学科本身体系的完整性和知识点的覆盖,以某一对象为中心从不同层面、多个角度来考查学生的综合素质,切口小,纵向挖掘深,考核的知识面也比较完整。
2.以时事类信息为载体,考查核心知识。学会根据所提供的信息进行地理位置和时间判断,充分体现学习地理的基本意识。
3.突出对地理理性思维的考查。如:给出一份区域图,要求描述图示的地理特性等。即要求大家运用地理理性思维,给出地理事物在条件改变的情况下原有结论和特点发生的变化。
4. 大幅度考查图表判读、分析能力。地理事物的空间性特点使地图成为地理学的学科特色和学习地理的基本工具,同时,有形的图表又是地理知识信息的载体和地理思想的表达方式。对地图能力的大幅度考查可检测考生的地理学习效果和地理能力的高低,具有很强的选拔功能。因为地图具有形象、直观、信息量大、空间性强的特点,要想较好地解析地图信息及问题,需要综合运用大量地理知识、各种地图技能和多项基本能力(观察、分析、概括、想象、归纳、应用、创新等)。因此,地理图表在试卷中占有很大篇幅,重视考查图表资料的解读和运用能力,要求学生善于观察、发现和分析社会现象,善于获取、处理各种信息,能熟练使用、判读、绘制和分析各种类型的图表,具有空间概念和空间运动的理性思维,具备对各种信息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分析、归纳、评价并获得结论的地理综合思维方法。
自然地理复习备考过程中要注意的问题
由于自然地理试题中各考点主要集中在地图与空间定位、地方时与区时的计算、地球的运动、天气与气候、海水的温度与盐度和洋流、自然灾害与自然资源、陆地水体的运动与转化、自然带、区域自然特征分析等几个方面及其派生知识点上。它们自然也就成为自然地理要复习的重要知识点。要复习好这部分的内容须做到:
1.重视主干知识,熟练掌握复现率高的知识点。一要注意构建好各单元知识结构,加强知识间内在联系。如,复习“气候”时,可以以这个知识点为中心,从气候的四大因子:气温、降水、气压和风展开联想。尽可能拓展其外延,尽量将相关的知识点联系起来。二要注意系统性,如把自然地理划分为地球的运动、大气的运动、水体的运动、地壳和地表物质的运动等几个系统专题,从地理事物的时空变化和分布去把握特征和成因。三是多练,注重记忆性积累和运用性积累。
2 充分重视利用地图,提高对图表信息的提取、分析、比较与推理能力。地图不仅是学习地理必不可少的工具,也是地理知识的重要载体,经常是试题的切入点。平时复习时,要善于观察各种图表上有哪些基本要素,掌握阅读各类图表的基本方法。
善于分析各种地理信息与题目要求之间的联系,寻找答题的共性、规律与策略。
3. 注意社会热点、焦点与区域知识的有机结合。平时复习时要经常留意当前国内外和现实生活中有重大影响的事件,如宇宙探索、重大纪念活动、生态敏感区、地缘政治敏感区等方面的热点、焦点,用相关的自然地理知识去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