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运动》的教学案例
编辑/作者:陈娜        发布时间:2006-03-17      阅读:6949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地理  
一、教学背景:

教和学是教学活动的两个基本环节,当今的素质教育注重学生学习能力和情感态度的培养,因此教学要改革传统的学习方式,改变单一的接受式学习方式,倡导有效的接受与体验、研究、发现相结合的学习方式。那么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设计者,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必须身先士卒,具备一定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在教学过程中敢于创新,勇于实践。我们要更新教学理念,精通教材、了解学生,灵活地运用教学方法,创造性地设计和组织教学,在让学生获取知识的同时又锻炼他们多方面的能力,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

“大气运动”这部分知识是高中地理必修1的重点内容之一,它将为以后学习的“洋流”及“地理环境的基本特征”等内容打下基础,同时“大气运动”也是教学的一个难点。

二、教学设计:

为了凸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让学生轻松掌握这部分知识,我将这部分内容的教学设计如下:

首先,我为这一节课设计一条明显的线索。那就是理想地球的三个假设条件,也就是:1、假设地球是均匀的,不存在海陆的差异。2、假设太阳直射在赤道上。3、假设地球上不存在地转偏向力。并由热力环流引入,探讨理想地球上的大气运动,进而逐一取消这些假设条件,探究地球上的大气运动的状况。

具体的教学流程是:首先,利用多媒体课件展示热力环流的形成过程,让学生观察并归纳出热力环流的过程,即冷热不均引起大气的垂直运动(上升或下降),导致同一水平面上产生气压差异,进而产生了大气的水平运动,于是形成了热力环流。然后引导学生考虑地球上是否存在冷热不均,是什么原因造成的?推知地球上大气运动的能量来源是太阳辐射。于是在三个假设条件下讨论理想状态地球上的大气环流,就半个地球而言,即从赤道到极点的一个大的闭合环流。接下去首先取消第三个假设条件,也就是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存在的情况下地球大气的运动状况,即原来一个大的闭合环流断裂形成为“三圈环流”,在地球上形成共七个气压带和六个风带。接着再取消第二个假设条件,也就是考虑到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的情况下,地球上气压带和风带的移动,及其对地球上气候的影响。最后取消第一个假设条件,也就是在考虑地球上存在海陆差异的情况下,理想状态下的气压带被切断,随着季节的变换,海洋和陆地上气压状况也出现了相反的情况,于是形成了季风(由于教学内容较多,季风放在另一课时讲)。

整个教学过程在三个假设条件下,使教学过程分三步走,层层深入,使教学难点化整为零,深入浅出,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同时教学重点突出。

再者,我同时为这节课设计了相应的教学软件。用authorware制作了一个下拉式菜单式的课件,并把相关知识用flash制作成动画存放在菜单中,以帮助学生更直观地学习、深入地理解。我设计的菜单分情景、新课、小结、作业和小知识库五个部分,其中新课中又分热力环流、三个假设条件、理想地球的大气环流、三圈环流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等几个子菜单。“热力环流”是用flash制作成的动画,直观地演示了热力环流的产生过程,让学生通过观察,归纳出其产生的过程,培养学生观察概括能力。“理想地球的大气环流”是在三个假设条件下理想地球上的热力环流,我把这部分内容制作成的一个可以进行人机对话的动画,让学生在掌握热力环流的基础上对图中的选项进行选择,完成大气环流图,并由电脑进行自动批改、评价。这部分内容的设计充分地运用了电脑所特有的一些功能,展示现代教学的一种方式,又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这部分知识也可以看作是对热力环流知识的巩固和迁移。“三圈环流与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这部分知识也是用flash制作的一个动画,在考虑地转偏向力存在的情况下,逐一展示地球上大气运动及偏转后产生的结果,形成了地球上相应的气压带和风带。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边思考边演示,理解了这部分知识的形成过程,便于掌握、记忆,而且动画的画面吸引着学生的注意力,有利于提高了学习效率。“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移动”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可以拖动的动画,可以用鼠标拖着太阳直射点在南、北回归线之间来回移动,于是地球上的气压带和风带也跟着相应地南、北移动,进而让学生观察并思考其对地球上气候形成产生的影响。菜单中的情景是利用一段录像引入课题;小结是对整节课知识进行系统性地梳理;作业是对本堂课知识的巩固和延伸,;小知识库是对相关知识的补充、说明。

整个教学软件的设计充分利用了计算机多方面的功能,直观地展示学科知识,来辅助教学。不仅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而且在这学习的过程中充分地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逻辑思维能力、概括能力以及动手操作能力。通过计算机教学课件的展示,学生理解了这些知识的“之所以然”,掌握得更好,以后运用起来将更灵活。

三、教学反思:

总之,“大气运动”这节课思路清晰,围绕中心问题循序渐进,并辅以现代化的教学软件,既充分发挥了电脑的功能,又锻炼了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学生乐学,教师易教,教学效果显而易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