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
编辑/作者:钟军裕 王金菊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5059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历史  
                                                 ——运用网络资源的开放式教学实践

一、目标
1、通过规定一些典型的、有争议的主题,由学生提出自己的看法,收集材料,论证自己的观点,打破传统的历史课堂教学模式,从变学生单纯地接受知识为学生主动探求知识。
2、改变学生单纯从教师或书本上获取信息,为从图书、杂志、音像材料、因特网(Internet)等众多媒体,获取有效信息。
3、要求学生在理解教材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意愿和感受,撰写历史小论文。通过这些实践活动,学会学习的方法,主动探求知识,终生受益。
4、通过现代多媒体辅助教学技术的应用,可以采用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和更多的媒体介质,突破传统课堂的局限,提高学习效率,最终达到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
二、酝酿
1、首先确定一些争议性的主题,组织学生进行尝试性的教学活动。前段时间电视、报纸等媒体对李鸿章的评价有截然不同的看法,有个同学提出了一个问题:“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立刻引起同学们的争论,有的说是,而且是卖国贼;有的说不是,很激烈。但是,大多就“课本”论“课本”,缺乏更多的史实支撑,流于概念化的推理。而作为教师,我们是这样认为,评价李鸿章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远非学生所能,但如果对此事不予理睬,可能会打击他们学习探究的积极性,或强化从概念到概念的非史学的思维习惯,如果借此“兴奋点”,开展探究性学习,不但可能使他们对李鸿章这个中国近代“重臣”,乃至近代中国有更深入的理解,而且有可能由此巩固学生求真、求实的治学态度与探究精神,从而学习掌握“史由证来,论从史出”的史学方法。因此,以“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为题,开展一次课堂讨论。
2、创设学生主动学习的情境,鼓励学生大胆主动发言甚至是辨论,答得好的,要给予充分肯定和表扬;回答不够好的,不能批评。在课堂讨论发言中,营造一个轻松、热烈、活泼的开放式的课堂情境。
三、准备
   我校是市重点中学,担负着省网络环境下的多媒体教学的重要课题的实验。而作为实验对象的班级是高二文科集训班,他们是学校专门选拔出来的学生精锐分子,基础比较好,对历史有特别兴趣,人数55人,而且他们经过初中和高一阶段学习,累积了一定的历史知识,也具备了一定的历史学习能力(如阅读史料能力、初步的分析、评价能力等),且大部分学生喜欢提问、质疑与争论等。前期的准备工作,教师先介绍李鸿章的概况,根据学生对李鸿章的初步评价,把学生分为六组,在教师的指导下搜集相关的资料。学生搜集资料的主要途径是网络,其它有图书馆,杂志等媒介。而最有效、最方便的媒介就是因特网(Internet),首先教会学生使用搜索引擎,推荐使用Google或Baidu搜索,主要方法是关键词搜索,多个关键词用空格分开。这个方法学生很快能掌握,因特网(Internet)的方法快捷方面远胜于传统媒介。
主要参考网站:
1、http//www.beiyang.org/mrt/lhz.htm李鸿章之死
2、http//www.siwen.org/wenhua/lhzdssffl/htm李鸿章的是是非非
3、http//www.scsio.ac.cn/xxfwzl/haiykepu/hanhai/lihongz.htm李鸿章晚年的环球考察
4、http//www.beiyang.org/wenku/snyuan.htm李鸿章与北洋水师的殊缘
5、http//www.taosl.net/ws154.htm 1896年李鸿章接受美国记者采访录
6、http//italo.myetang.com/myworks/lhz.htm 李鸿章百年祭
7、http//www.wenyi.com/history/red.asp?id=3149 李鸿章为什么奉行“避战自保”的方针?
8、http//www.hanlin.com/pinshuzhai/jwjx/2003/200301/012301.asp 李鸿章的战前对日外交秘闻
四、实战过程
教师:同学们,今天我们就上次有过争论的问题“真的是李鸿章卖的国吗”展开深入探讨。大家在讲述自己观点的时候要谨记老师反复强调过的“论从史出”、拿证据说话,对历史人物的评价要把他还原到当时的历史条件、社会准则,还有时代潮流中去思考。那么,谁先来开个头?
生一:我认为李鸿章并没有卖国。他是洋务派的代表,而洋务运动的目的是“自强”、“求富”。在他的主张和参与下,洋务运动创办了中国第一条铁路、第一座机器制造厂、第一座钢铁厂、第一所矿务局、第一所电报局、第一所外国语学校、第一支近代海军舰队……他的动机正是保家卫国。如果他是卖国的那他做这些事还有什么意义呢?
生二:我认为不能因为他开展洋务运动就说他没有卖国。事实上,近代中国很多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有李鸿章参与,比如《中法新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而且他在边疆危机时找借口,主张对外妥协,有严重的“惧外思想”,在对外交涉中始终坚持“委曲求全”的方针,没有中国人的骨气。
生三:难道签订不平等条件就可以和卖国划等号吗?我想反问一句:如果李鸿章不去“卖国”,也就是说不去签约,会怎样?不外是继续打下去,但是以当时大清国的国力,如果能打得过列强,也就不会派人去签约了;再就是另派别人去签。但是,我看到一份材料中说到,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清政府开始派了一个叫张荫桓的人去,结果被日本人赶了回来,说他“人微言轻”,不够资格,最后没有办法才派李鸿章去的。他肯定也知道,这一去,不论什么结局,必定会遭万人唾骂。但别无办法。如果你在他的位置上,你不去行吗?
生四:当然可以不去。我们就和日本人打下去,他们在海战中取胜,踏上中国领土未必就能胜利。中国领土那么大,人那么多,每人一口唾沫也能把他们淹死。(大笑)
生五:当时,清政府又不是没在陆地上和日本人打过,朝鲜、旅顺、大连的惨败难道还不能说明问题吗?朝廷太腐败,军纪颓败,根本无法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再说了,近代战争也不是靠人多取胜的,最重要的是军事实力。
生六:我认为判断是否卖国的标准是看在签订条约的过程中没有为中国争取利益。如果争取了的话,就不算卖国,如果没有争取的话,就是卖国。我在一本书中看到,在签订《马关条约》的时候,李鸿章对日本国人奴颜婢膝,根本不敢为中国人争取权益,还说了一段很谄媚的话:“亚细亚洲,我日两国最为临近,且系同文,讵可寻仇?今暂相争,总以友好为是,如寻仇不已,则有害于华者,未必与日有益也。试观欧洲各国练兵最强。不轻起衅,我中日既在同洲,亦当效法此意,应力维亚洲大局,永结和好,庶我亚洲黄种之民,不为欧洲白种之民所侵蚀也。”(见陆安著《中学历史补充读本》)
(课堂沉默片刻)
教师:能够用史料说话,很好。但是,能否尝试着换个角度去解读这段材料呢?比如想一想在当时的条件下,这些话有没有一定的道理?
生七:我看到了正好相反的材料。这个材料来自于报纸上,说李鸿章在签订《马关条约》的过程中,被一个日本浪人刺杀,眼睛受重伤,他利用这个事件作为筹码大做文章,迫使日本人修改了很多条款,比如把赔款从4亿两还价到2亿两,否则我们看到的《马关条约》内容还要苛刻。
生八:这正说明李鸿章和外国人走得近,他的卖国也就有基础了。
生九:外国人愿意和李鸿章打交道,不仅仅因为他“位高权重”,更主要是他是当时满清王朝中思想最超前的几个人之一,最具有改革意识,可以和他们对话,所以他是“仅有的几个能赢得洋人钦佩的清朝大员之一”。再说了,堂堂大清王朝是他说一句话,签个字就可以卖得了的吗?说到底,他不过是大清国派出去的一个使者,如果没有最高统治者——慈禧和光绪的授意,李鸿章断然没有这样的胆子,也没有这个权力去卖国的。
生十:我认为李鸿章有他的苦处。身在那个时代,是他的不幸,同时代的梁启超了也说:“吾悲李鸿章之遇”,说他卖国实在是委屈。因为“弱国无外交”,每一次不平等条约的签订都蕴涵着国力相去甚远的现实。作为战败国只能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根本没有资格和人家讨价还价,即使争取利益,也是非常有限度的。从《马关条约》的签订过程,我们可以很明显地看到这一点。
生十一:我不同意这种观点,我觉得李鸿章的卖国行为是客观存在的。如果说那些不平等条约是迫不得已签订的话,那么《中俄密约》就是一个例证,他在中间收受贿赂300万卢布,出卖国家主权和领土,这难道不是很好的证明吗?
(课堂沉默片刻)
教师:你这个材料来源于何处?
生十一:我在一本书和网上看到的,书中和网上说是当时的沙俄大臣记载下来的。同一时代的梁启超先生所著的《李鸿章传》外交家之李鸿章(下)中也提到。
教师:关于这个问题老师也看到了类似的材料。但是历史上关于这个问题只有沙俄大臣这一条记载,没有其它材料证明,在历史学领域,这称为“孤证”,而仅凭“孤证”,不能轻易下结论。关于这个材料的可靠性,历史学界还在进行探讨,同学们如果有兴趣也可以去关注这方面的研究进展。
生十二:我认为从李鸿章做的事情上看,尤其是创办洋务这一项,他无论如何都不能也应该被贴上“卖国贼”的标签。他其实太想国家富强起来了。但是,身处腐败、没落的满清王朝,他想为国家做点事情,都要受到来自于各方面的阻力和压力。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材料,很能说明问题。著名历史学家陈旭麓在其著作《近代中国新陈代谢》中记载:当中日战争急迫之时,翁同龢衔西太后之命诣李鸿章问策时,鸿章怒目向视,半晌无一语。徐掉头曰:“师傅(指翁同龢)总理度支(户部),平时请款辄驳诘,临事而问兵舰果可恃乎?”同龢曰:“计臣以樽节为尽职,事诚急,何不复请?”鸿章曰:“政府疑我跋扈,台谏参我贪婪,我再哓哓不已,今日尚有李鸿章乎?” 同龢语塞。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体会到李鸿章的无奈与苦涩。强国的措施不但不被理解,自身还要受打击,被压制,在夹缝中求生存,虽然如此,他还是兢兢业业地为大清王朝操劳。如果说这算是卖国的话,那什么是爱国呢?难道那些守旧派大臣坐在那里纸上谈兵,幻想着凭中国的“优越制度”就能战胜洋鬼子就是爱国吗?“国家危难,匹夫有责”,这个“责”不是空谈,是实实在在做事情,而且还要“与时俱进”,李鸿章太不容易了。
教师:说得好。从同学们的讨论中不难看出,说他卖国的同学主要集中于他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上,而说他并非卖国的同学主要从他为中国近代化所做的一些事情着手。那么到底他是否卖国呢?老师认为,对这样一个观点做出评论,有两占需要把握:一是要拿证据说话,“论从史出”,这一点同学们做得不错;二是要“神入”过去,进行“换位思考”,不但把历史人物放在当地、当时的特定环境中去考察,而且把自己摆在历史人物的位置上,这样评价会比较客观,更能认识过去,理解现在。
我们都知道,国力的盛衰决定着对外关系的强弱。以当时的国际环境看,身处腐朽的大清王朝,李鸿章只不过是一个执行者和使者,他所签订的不平等条约并不是他个人行为或者是个人意志,而是整个大清王朝实力的体现,是政府行为。外国人称他是“近代中国外交第一人”,他懂国际规则,在谈判桌上象商人一样精于讨价还价,在条约的签订过程中,他确实尽了自己力量争取使得中国少受损失,这些是客观存在的事实。而且他所做的许多事情,包括洋务运动的开展,包括北洋海军的创立,目的也是为和洋人争锋,枪口是对准入侵者的,从这两方面看,他有强烈的民族意识,是爱国的。
老师还有一个问题,既然我们现在运用比较合适的评价标准对这个人物有了一定的看法,那么为何历史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却向来褒贬不一,甚至大相径庭呢?原因何在?
生十二:我认为之所以会有这么多不同的评价主要是评价人所处的社会环境以及他站的立场。比如当他签订很多不平等条约后遭到了国人的痛骂,一致斥他为“卖国贼”,甚至要扬言刺杀他,正是当时人实在无法发泄心中的怒火,又不敢说皇帝和太后的不好,所以就把他当作替罪羊,所以这一点我觉得李鸿章很冤枉,是那个时代的牺牲品。但也有同时代的人对李鸿章的评价相反,比如梁启超,他对李鸿章抱有深刻的同情态度,在其著作《李鸿章传》中说 “吾敬李鸿章之才,吾惜李鸿章之识,吾悲李鸿章之遇”,梁启超还说,国人在对他咒骂痛斥之时,确实“不可不深自反也”,确实不可“放弃国民之责任”。因为梁启超很清醒,他站在史学家的立场是看问题的。再比如当他签订不平等条约回国后,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李鸿章之过”。因为他的那些同僚们能更多地能体会到李鸿章的苦衷,又都是他的朋友,所以当然为他说话了。
生十三:我认为还有一点就是和社会发展有关系。过去我们国家和外界接触不多,而且用“阶级斗争说”为指导,所以把李鸿章说成汉奸、卖国贼,镇压农民起义的刽子手等;现在我们国家进行改革开放,眼界开阔了,而且以经济发展为主,所以对曾经促进中国近代化的李鸿章有重新的定位和认识。
教师:大家说的很好。通过这次讨论,我们不但对历史人物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与再评价,使得我们的认识更加全面与接近历史事实,不是吗?
五、反思体会
   1、从开放式教学的尝试中来看,与传统教学满堂灌、一言堂的形式完全不同,首先是由教师介绍李鸿章的生平。然后由学生自由发言,形成了两派,一方认为李鸿章是十足卖国贼,祸国殃民;另一方认为李鸿章才识过人,只是生不逢时,值得同情。双方各持己见,互不相让,由一般性的讨论演变为激烈的辩论。我们欣喜地看到,采用这种新课堂模式,可以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精神,锻炼了学生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学生完全成为课堂的主角,教师只是起了引导的作用。这符合现代的教育理念——教师在课堂中起主导作用,学生在课堂中起主体作用。
   2、在课题实施过程中,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和丰富的资料,为今后的继续教学研究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还可以尝试到网络教室上课,学生在CIA上讨论问题,优点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缺点是少了学生锻练口头表达能力的机会,少了面对面唇枪舌剑的刺激。
   3、通过课题的实施,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精神,初步掌握自主研究的方法。
   4、激励机制:开放式的教学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搜集材料,撰写小论文,加上传统教育的惯性,缺乏激励机制,学生上课新课程的动力不足。建立适宜的激励机制是保持学生积极性的重要问题。
  5、困惑和展望:开放式的教学要求学生花费大量的时间、精力搜集材料,撰写小论文,有可能导致基础知识相对薄弱,从而影响学生成绩。传统标准化的历史教学不鼓励学生的怀疑精神,这与开放式教学的鼓励质疑精神相背离。搜集材料所必需的图书馆和网络等设施不完善使学生搜集材料非常困难。在课堂教学的准备过程中,教师投入的精力和时间远远超过传统课堂模式,因此无论是教师还是学生,能否长期坚持这种教学方法是一个未知数。我们感觉有以下几个问题需要解决:教育理念、师生素质、硬件设施、社会认可、评价制度。课程改革要真正的实行下去,是一个全方位的系统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