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新课程给沉闷的历史课堂带来的生命力和活力,但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就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悟,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以飧读者。 【关键词】 创建 实效性 历史课堂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我们能够感受到新课程给沉闷的历史课堂注入的一丝“生命的气息”,过去“一支笔、一张嘴”的历史课堂正悄悄发生着变化。师生关系和谐平等,学生敢于质疑问难,与教师“平等对话”,往日教师的“一言堂”逐渐变为师生的交流对话……但事实上,四十分钟的课堂里虽是欢声笑语、高潮迭起,可是当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审视一下目前的课堂教学,我认为,有些教师对新课程的理解还存在一些偏差,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突出的表现是重现象轻本质、重形式轻实质,使课堂中出现了虚假的繁荣。主要表现为: 1、人为地割裂三维目标,在三维目标的达成过程中忽视知识目标的落实。 新课程在课程目标上新增加了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求。但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一些老师在三维目标达成的过程中,更多地关注了后两者。老师们把大量精力用在如何使教学形式多样、手段先进、方法灵活上,过多关注了学生的体验和感悟,而在完成知识目标的教学中常常蜻蜓点水,似乎强调了基础知识就背离了课改的初衷。 2、课堂教学多样化流于“形式”。 历史课程标准提倡多样化的教学形式。在课堂教学实施的过程中,为了给学生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学习环境,老师们组织了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在这些活动中,学生可以投身其中直接参与教学,师生、生生之间共同合作完成教学任务,但恰恰忽略了活动的实效性。譬如,课堂讨论不能围绕中心问题进行卓有成效的学习,你讲你的,我讲我的,表面看很热闹,实际上,没有思维撞击的火花,没有真正的讨论与合作,只流于形式,不是实质意义上的合作学习。 3、问题设计过于平淡,缺乏思维性。 问题教学法是当今历史课堂常用的教学形式。但在操作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最为典型的是教学从“满堂灌”变为“满堂问”,问题缺乏思维性,课堂表面看起来很热闹,实际上学生不假思索的回答恰恰反映了其思维能力没有得到提高,提问不过是形式上的“贴标签”。 4、发挥学生主体地位,忽视了教师的作用。 新课程下的历史课堂成为学生们大胆地发表自己的见解、个性张扬的舞台,但老师似乎扮演着可有可无的角色。教师的主体作用如何发挥?这是我们应该深思的问题。 就如何在新课标理念下提高历史课堂教学的实效性,我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感悟,谈谈自己的一点看法和观点,以飧读者。 一、好的导入——历史课堂实效教学的奠基石。 好的开头能引起先声夺人的功效。巧妙的导入,可以唤起学生对已有知识的回忆,吸引学生的注意;有创意的导入,可以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促进学生很快地投入对问题的思考。 这里我所精选的“有关史实”,都是与历史教材和教学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都是与课本知识有着拓展和放大的关系。这些“有关史实”的精选导入运用,对历史教学的实效性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的史实语言生动、有趣、形象,甚至夸张,但又是历史的真实,学生在期待、探究之中进入新课情境。 如在人教版历史必修1《打开外交新局面》一节中,可作如下设计: 今天,中华人民共和国作为联合国五大常任理事国,在国际舞台上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她拥有对联合国重大国际问题决策的一票否决权。然而,这一权利来之不易,毛泽东说,这是“非洲黑人兄弟把我们抬进去的。”弹指一挥间,三十多年过去。要了解这段历史,就要走进1971年,走进26届联合国大会。 二、提供历史细节——历史课堂实效教学的催化剂。 人们常说“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历史教学需要高屋建瓴,需要理论指导,同时也需要从一点一滴的基础知识做起,从细节小处入手。细节关乎大局,俗语“壤非壤不高,水非水不流”。对学生而言,几乎所有的历史都发生在遥不可及的年代,轻描淡写的叙述是难以留下深刻印象的。历史课堂教学要达到实效性,就必须要为这些抽象的文字添加枝叶,使干枯的树干变成郁郁葱葱的大树,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生动具体的历史。 案例——在讲述《马关条约》签订时,加入谈判时的一个细节: 伊藤博文提出一个月内交割台湾,李鸿章说:贵国何必这么急?台湾已是口中之物。伊藤博文回答说:尚未下咽,饥甚! 这一问一答,活现了二人的嘴脸,也典型地表现出谈判的气氛。 细节是形象的、典型的、有特色的,可以以小见大,于细微处见精神,使学生更真切地了解和认识所学到的史事。细节还往往具有启发性,通过提供启发性的历史细节,可以引发学生的联想、想象等思维活动,加深学生对所学知识的认识,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 三、有效的课堂互动——历史课堂实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指出:“历史教学应是师生相互交往、共同发展的互动过程。”有效的课堂互动,能激发学生兴趣和思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能力,是实现历史课堂教学实效性的关键所在。课堂是师生共同的课堂,怎样体现课堂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达到课堂教学的实效性呢?新课改的教学理念是营造情景、师生互动、学生主体。课堂的互动与否,不在于形式上有多热闹,而在于学生思维上的参与程度。 1、创设有实效性的提问。 问题是学习的根本动力。如何激发学生的思维,牢牢抓住学生的兴奋点,是把课堂教学推向高潮的关键。我认为教师的提问,是要面向全体学生,抓住他们的兴奋点,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开动思维。简单地问个为什么、怎么样,往往很难收到吸引学生的效果。若是合理设置相关的问题情境,使学生从历史人物的角度思考当时的情况,渲染烘托气氛,学生的兴趣会更浓,思维会更主动、更积极,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实效。 案例——在讲述“一国两制”香港回归祖国这一史实,若只设问原因如何、过程怎样,学生会觉得索然无味,可以设计以下提问: “铁娘子”撒切尔夫人和“钢铁公司”邓小平碰撞会发生什么呢?形象的比喻马上激发了学生的兴趣,调动了思考的积极性。然后出示撒切尔夫人会谈时“铁”一般的言论,设问:“假如你是邓小平,你会怎样反驳她?”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体会到了邓小平“钢”的气质。接着再设问:“你认为邓小平为什么会有钢铁般的外交风格?”导入分析回归的原因。 这一系列再现历史场景、形象、有趣的神入性提问,充分调动了学生思考和解答问题的积极性,圆满完成了教学目标。 2、模拟、角色的扮演——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新课程注重学习过程与方法,在教学中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通过角色扮演的形式,创设历史情境,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最终让每个学生都动起来,让每个学生体验成功的愉悦,获得心智的发展,把学习变成一种活动,一种需要和乐趣,从而达到课堂教学的互动和实效。 3、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益于学生的成长与终身发展。 历史课改要“使学生学会学习,鼓励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和交流合作学习历史,培养发现历史问题和解决历史问题的能力,养成探究式学习的习惯”,进而获取更多的新知,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发展奠定了基础。一堂实效优质的历史不只是要教会学生知识,训练他们的能力,更重要的是丰富心灵、完善人格。 四、美妙的结尾——历史课堂实效教学的回味剂。 最后几分钟,是教师最容易忽略的,殊不知,课后几分钟是重新唤起学生对本课内容学习的好机会,也是使本课知识得以升华为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最佳良机。如果说引人入胜的开头是成功的一半,那么,良好的课末设计,可再次激起学生的思维高潮。因此要精心设计一堂课的结尾,使它象一台文艺节目的压轴戏,能够紧紧的吸引学生。课堂结尾要帮助学生认知;要对学生进行启发鼓励;要使学生愉快,以消除疲劳而精神饱满。使本节课有一个圆满的结局。也给学生留下永久的回味。 五、多媒体技术的运用——历史课堂实效教学的桥梁。 当今的社会是学习化社会,也是信息化社会,利用多媒体手段,以清晰的图像、图文并茂的实例,多角度、多方位提供信息,可以解决教学中的重点和难点,还能够为学生创建教学情境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媒介,使学生通过与教师、同学的协作讨论,探索知识、发现知识、理解知识,并上升为情感,转化为学生个体的素质。“年青人易于接受新事物、新技术,一旦学生掌握了网络信息技术并运用于历史学习,其收获将远远超过传统方法”。 总之,在教学活动中,只要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把激发每个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放在教学活动的首位,关心每一个学生的兴趣所在,注重每一个学生的个性发展,寓教于乐,不断转化并采取实效优质的教学方法、途径与策略,课堂教学的实效和创新就一定能够不断深化下去,学生的创新精神也一定会在不断创新课堂中得到成长。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2002。 (2)李树棠、朱玉平:《诱思探究理论与讨论教学法》,《历史教学》2002年第1期。 (3)桑新民:《当代信息技术在传统文化——教育基础中引发的革命》。《教育研究》,1997年第5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