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祖国统一大业
编辑/作者:高浩然        发布时间:2006-03-20      阅读:4440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历史  
一、本课主题:祖国统一大业

二、有关背景

香港、澳门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借口船遇风暴,需要到岸  上晾晒货物,贿赂当地官吏,攫取了当地的居住权。1557年后,葡萄牙殖民者在澳门私自扩展土地,建筑炮台,设立官署,开始长期占据。从1574年起,他们每年须向当地中国官吏交纳一定银两的地租,以换取在澳门居住的资格。1887年,葡萄牙与中国清政府在北京签订不平等的《中葡和好通商条约》,迫使清政府允许葡萄牙“永驻管理澳门”。 1999年12月20日,中国正式对澳门行使主权,澳门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1842年的鸦片战争清朝政府战败, 签订了《南京条约》。这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割让香港岛,1856年,爆发了第二次鸦片战争,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在这样一种情况下,签订了《北京条约》。割让香港岛对岸的九龙半岛。1898年,英国借口说俄国的势力要南下,它以抵制俄国势力南下为借口,强迫清政府签订了第三个不平等条约中英《展拓香港界址专条》,拓展的范围是九龙半岛的界线街以北到深圳河以南,租期为99年,这样就构成了我们今天所说的香港地区。,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所以才有1997年7月1日它的99年租期满这样一个缘由。

台湾问题的出现,是国民党发动派发动反共反人民内战的结果。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在美帝国主义的支持下,撕毁《双十协定》和政协决议,于1946年发动了反共反人民的内战。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经过三年多的解放战争,最终推翻了国民党的统治。蒋介石退居台湾,并在美国的继续支持下,维持所谓“代表全中国”的反共政治、军事架构,从而导致台湾海峡两岸长期隔绝、分离的状态。

为了解决这台湾问题,中共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三、教学情境

导入

师:(放音像资料《七子之歌》)请大家回忆一下,这首歌在什么时候听过?

生:澳门回归祖国的时候。
师:澳门能够回归祖国,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了什么正确的方针政策?

(思考后)

生:一国两制。

师:看来同学们对“一国两制”政策并不陌生。那么,“一国两制”的构想是怎样提出和实践的?为什么能促使香港、澳门回归祖国?对于解决台湾问题,它有什么积极的指导意义呢?这就是本课要学习的内容。
(进入新内容)

“一国两制”构想的提出

师:(放映有关1954、1958年台海危机、炮轰金门的纪录片)看完这段真实的历史记录,哪位同学能告诉大家今天台湾与祖国大陆分离的局面是如何形成的?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后“学习延伸”部分的“阅读与思考”,谁能告诉大家余光中先生的诗寄托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思考后)

生:……

师:海峡两岸长期分裂,骨肉同胞不得团聚,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谁能打破僵局,促进两岸和解和祖国统一,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师:请大家思考我党从强调“解放台湾”到提出“一国两制”,说明了什么?

生:……

(进入新内容)

中英谈判和香港回归

师:(引导学生回忆香港被英国侵占的过程)
师:从刚才大家的回忆中,可以看出香港是被英国侵略者用暴力手段非法侵占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为什么没有立即收回香港呢?

(思考后)

生:……

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帝国主义国家对华采取外交孤立、经济封锁、军事威胁等手段,企图把新中国扼杀在摇篮中。新中国为打破帝国主义对中国的经济封锁,保留香港作为国际通道,所以没有立即收回香港主权。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从来不承认关于香港地区的三个不平等条约,声明将在适当的时候收回香港。改革开放以来,随着中国综合国力的提高,收回香港的时机成熟了。请同学们阅读教材,英国人甘心把香港交回中国吗?

(思考后)

生:……

师:大家可以注意到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访华是在1982年,就在这一年,英国干了一件维护殖民利益的得意之举,哪位同学知道是什么?师:1982年,阿根廷用武力收回了被英国强占了一百五十多年的马尔维纳斯群岛。英国动用了皇家海军2/3的力量,在美国、法国的支持下,跨越13 000千米,远征马岛,打败了一百多年未经历战争的阿根廷军队,夺回了马岛。保住了大英帝国的颜面,让英国人找回了久违的自豪感。撒切尔夫人携大败阿根廷之余威访华,还想维持英国在香港的统治。但她忘记了,中国不是阿根廷,香港也不是马尔维纳斯群岛。中国的领土主权不容侵犯,没有商量的余地。经过两年多的谈判,1984年,中英两国签署了联合声明。1997年,“东方明珠”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百年国耻,一朝得雪。大家想一想,香港回归祖国,有什么伟大的意义?

(思考后)

生:……

(进入新内容)

师:1949年,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前夕,国民党政府逃亡台湾。在祖国大陆基本解放的情况下,解放军准备渡海攻台,台湾当时已处在风雨飘摇中。可是,朝鲜战争突然爆发,美国太平洋第7舰队开进台湾海峡,阻挠中国人民解放台湾。由于当时解放军主力投入朝鲜战场,解放台湾就被搁置下来。由此大家可以看出,影响台湾问题解决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生:美国。
师:台湾问题本属中国内政,美国出于反华的需要,力图保持两岸分裂的局面。当时党和政府为打破美国对华封锁,更为祖国统一大业,提出要解放台湾。台湾当局依仗美国撑腰,也针锋相对地提出要反攻大陆。海峡两岸处在敌对状态。下面请大家阅读本节第一个子目,思考为什么在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把“解放台湾”的提法换成了“一国两制”呢?

师:(评价、总结学生的发言)随着国共两党第一代领导人相继去世和中美关系的缓和,结束两岸敌对状态,促进祖国统一的迫切性和可能性越来越凸显了。在这样的背景下,以邓小平同志为首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刚才同学们都阅读了教材,哪位同学能告诉我们,“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有什么样的历史意义呢?

生:(略)

师:(评价、归纳学生的发言)“一国两制”伟大构想的提出,说明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顺应历史潮流,从中华民族整体利益出发,高瞻远瞩,提出切实可行的祖国统一纲领,是邓小平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完成祖国统一大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指导思想,是结束分裂,实现祖国统一的惟一可行之路。

师:请大家阅读课文后“学习延伸”部分的“阅读与思考”,谁能告诉大家余光中先生的诗寄托了他怎样的思想感情?

生:(略)

师:海峡两岸长期分裂,骨肉同胞不得团聚,这是我们民族的悲剧。谁能打破僵局,促进两岸和解和祖国统一,谁就是中华民族的千古功臣。20世纪70年代末,中国共产党及中央人民政府提出了“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指导学生阅读教材)

……

四、学情分析

(一)高一学生 历史知识的积淀不少,经过初中的学习,学生了解了大量有关于这一方面的内容。对于香港、澳门、台湾等问题,一些学生都比较向往之,所以关注程度较高。平时他们通过一些报刊、杂志、网络或新闻报道等领域都对其有一定的接触,从而对本课的学习,难度不是很大。

   (二)高一的学生正处于青春期,思想较开朗,思维也较活跃,其积极性和主动性很容易被调动起来,再加上他们对美国某些方面的认识较多,都很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推动了课堂气氛的活跃。

(三)他们正处于长知识、学知识的时期,对一些知识点,喜欢深雕细琢,这有好处也有不足,一方面可以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促进他的发展;另一方面,如果雕琢的太偏,会影响其正确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也容易造成其个人性格上的缺陷。

(四)高一学生,正处于知识的更新和过渡阶段。有的沉醉于过去的好成绩和学习方法上,对自己的心态和学习方法没有及时地做出调整,而有的学生则能够以此为契机,不断地调整和促进自己,从而知识得到不断地更新。针对这一情况,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和鼓励之,避免学生走向两极化。

(五)高一大部分学生思维活跃,比较善于思考,欢迎教师在课堂里提出较有新意和深度的问题。

五、讨论和评价

(一)评价

1.优点:①以学生所熟悉的《七子之歌》入导,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以及提高他们的兴趣,并能迅速地进入课堂状态。②层层设疑。老师通过层层设疑引导学生,加深了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以及增强了学生发散性思维的培养和锻炼,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③让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大量的历史、时政。④教学过程体现了一定的新课改理念。

2.不足:①在教学过程中,部分学生没有积极参与到教学中来;② 台湾问题是中国的内政问题,也是世界的和平大问题,如果课前让学生去收集有关这方面的资料,也许更能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③由于时间上的限制,没能让学生充分扮演角色,以在学生学习知识的同时提高活动能力。

(二)反思

1.结合时事政治,分析历史问题对当今世界或社会的影响,建立一个历史与现实相结合的知识框架或知识体系。使学生深切领会学习历史的重要性和可用性,而不是多数人认为的“学史无用”论。

2.以新课改理念为指导,引导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和积极性,充分调动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

3.新课程视教材为一种重要的而非唯一的课程资源。备课时要将课标所列学习要点细化,并领会其在识记、理解、应用能力层次上的要求。这样才能以审视的目光分析、理解教材,进而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4.通过放映纪录在知识教学的同时,关注过程方法和情感体验。但我们不能矫枉过正,在突出后两者的同时,既要防止“过程与方法”目标游离于知识与技能之外,游离于教学内容和教学任务之外,又要防止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贴标签”现象。

5.反思一下本课学习,想一想我还有哪些问题?师生讨论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