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应形势发展 把好前进的风帆——“打开外交新局面”教学案例
编辑/作者:邓之贤        发布时间:2006-03-17      阅读:4330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历史  
(一)主题:打开外交新局面

(二)背景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领导人对国际形势做出了正确地认识,并提出了科学的对外方针——独立自主的外交方针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根本准则。在这两大政策的指引下,新中国外交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这时期的外交还存在很多不足,主要体现了“一边倒”的特点,和中国建交的只是一些社会主义国家。进入六七十年代以来,世界形势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走向独立,成为国际事务中一支举足轻重的力量。同时中苏关系恶化、美苏争霸加剧等等,都促使中国外交的新变化。中国领导人用一种发展的眼光审察世界,与时俱进,顺应形势的发展,在外交方面把好了前进的风帆,从而在这种复杂的环境中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

(三)教学情境

师:现在请大家闭上眼睛,慢慢地登上“时空飞船”。然后系好安全带。好,让“时空飞船”带着我们驶入30多年前的历史时空。1971年10月25日,第26届联合国大会正在召开,当某议案通过时,会场上一片沸腾,许多人离开座位,非洲国家代表在过道上兴奋起舞,还有人振臂高呼;而西方一些代表却在一起交头接耳,有人愁眉苦脸,有人强打精神,有人故作镇静……

这一场景都被我们“看”得一清二楚。好,请同学们重回现实。那么这一议案的内容主要是什么呢?

生:恢复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

师:恢复?为什么说恢复呢?

生一:因为中国曾经是联合国的成员呗。

生二:因为这以前主要是国民党在联合国占据席位,而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央人民政府(据课外书上所说)。

师:好!说得非常好!综合这两位同学的意见,所以说恢复,而不说加入。那么,为什么中国刚成立时没有得到恢复?到了这个时候具备了哪些条件才得以恢复呢?

生一:因为中国的国际地位提高了。

生二:因为世界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

生三:我补充一下,他们两位说的都很对,此外还有广大亚非拉国家纷纷走向独立,并积极的支持中国。

师:哗!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答得很好!

生:书上有呀!

师:书上有?哦,那么如果书上没有你们能不能自己概括出来呢?记得,以后碰到问题应自己先思考,试着用自己的思维分析,好不好呢?

……

(四)生情

1.作为一所市重点中学的高中生,已经具备了很强的独立思考问题的能力,并且对一些历史问题、历史事件、社会问题也有了一定的个人见解和分析能力。

2.高中阶段,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正在形成,通过对某些历史问题、历史事件、社会问题的正确认识,有助于推动学生培养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及培养客观科学地看待和分析世界的意识和能力。

3.大部分学生对国际关系、国际形势等都比较关注,尽管本课内容所涉及的国际关系已成为历史,但与祖国的命运息息相关,所以学生都很关注,也很投入对这一课的学习。

4.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主动性和热情很高。这有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有利于课堂教学的发展。所以,在教学中应积极引导学生参与课堂活动,树立学生的主题意识。

(五)评价与分析

1.评价

(1)优点:第一,通过一些科学设想,为学生身处当时的历史场景创设一种虚拟的假设,如乘坐“时空飞船”回到第26届联合国大会上;第二,层层设疑,激发学生思维的培养,也有利于引导学生形成一种学习历史的思路,并逐步培养和提高学生自学历史学科的能力;第三,鼓动学生积极发言,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创设一种相对宽松的课堂气氛,从而给学生的身心带来愉悦。充分体现了新的课改理念,使学生主体得到了发挥;第四,根据当今中美、中日关系的发展,由学生分析中美、中日关系的改善。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学史,研史,用史”的目标。

(2)不足:第一,课前没有布置学生预习课文,从而使部分历史科基础比较弱的学生感到有点被动;第二,某些细节上出现一定的忽略,从而使本课内容的教学不是很完整,影响了学生从整体上把握历史;第三,对某些问题分析不是很透彻,如美苏争霸、中日关系的改善等方面。

2.反思

首先,必须引导学生明确学习历史是为了用史,即能够从历史的角度辩证客观地看待我们的世界和社会,必须遵重历史发展的规律,而不能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做出违背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举措。

其次,面对社会发展的趋势,我们应该贯彻中央精神,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引导学生主动性的调动和积极性的发挥,为国家和社会的发展输送具备综合素质的人才。

再次,遵循一切从实际出发的科学原理。一切教学活动都要考虑学校或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客观地看待学生的总体水平和知识结构,不能想当然的跨越这个度,否则,只能是事与愿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