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
编辑/作者:陈学秀        发布时间:2005-09-29      阅读:4736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历史  
                                      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
                                            ——历史新教材实施阶段性教学总结

    进行新教材教学一个多月以来,用“喜忧参半”这个词来形容新教材再贴切不过了。喜的是历史新教材确实融汇了一定新课改理念在内,无论是彩色插图或课文里的知识结构设置,都极大地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一改以往历史教材的“偏旧”。其表述形式上也有效地避免了“公式化”、“脸谱化”倾向。
  以往高中历史课程的内容,完全是大学历史教材的压缩,成人化、专业化;内容组织如事件类:背景、过程、影响;人物类:背景、活动、作用等,都是“三段式”,语言表达简而再简,真理在握,一幅权威者的冷脸板腔,把历史人物写成无血无肉之人,仅仅是无所不在的历史规律运动的符号等等。而如今的高中历史新教材,更注重“人性”,体现多样性、多视角、多层次、多类型、多形式地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有助于学生个性的健康发展,有利于培养更多样的人才,使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得到充分发挥。
  然而,在看到高中历史新教材的优点同时,我也感受到了历史教材应用于实践中所存在的不足。
  第一、教材容量大,知识点多,并未从根本上杜绝教材内容的“难、繁”等弊端。譬如《辛亥革命》一课,从前用3个课时才完成的教学内容如今浓缩成1个课时,容量之大,由此可见一斑。课文内容一多,教师对教材内容的处理便难以驾驭和掌握,常常是“顾首便不及尾”,而一些重要内容的讲述又是省略不得的。因此,在新课改教学中经常会遇到“想改革但又改革不了”的尴尬局面。
  第二、教材语言表述较深奥,不利于学生阅读。高一历史新教材里的部分章节内容,如古代史部分,引经据典的形式随处可见。这种以文言文形式出现的史料并非不好,但放在高一历史教材里,未免出现频率太高了些?这只会增加学生的阅读难度,因此,诸如此类“历史书很难看懂”的话语便常常挂在了学生口中。探索新课改的具体学法很多,但其价值追求应是学生自主学习,只有当学生是真正自主的,才可以说,学生的学习方式是真正转变了。可如今,连看历史书都觉得吃力,学生还会去自主学习吗?这一点不得不让人质疑。
  历史新教材是长期实践过程中的结晶,是长期历史教学经验的总结。虽然它存在不足,但在应用过程中,我感觉仍是有所收获的,也积累了一些经验。现将这些经验总结如下:
   其一,处理好教师角色的定位。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被放在一个很高的位置。古语有云: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若“目无君长”,则要被扣上很大的罪名。但时至今日,我认为教师已不是高高在上的圣人。教师是人,而且还是个平凡人,所以教师会出错,会有知识匮乏的时候。那么,该如何对新型教师定位呢?我认为应该是,在课堂则是教师,课后则是学生的朋友。我这样想也确实这样做了。建立师生之间的良好关系,有利于活跃课堂,为学生营造愉快的情境,使学生体会到安全感。试想,若一个教师能使学生感觉到愉快、安全,学生又岂会有不爱戴、不配合之理?
  其二,充分利用校内教学资源,丰富教学手段。身为历史教师,认识、开发和利用历史课程资源,将成为我们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内课程资源,主要包括本校教师、学生、学校图书馆、实验室等,以及其他各类教学设施和实践基地等。我感觉在这众多的资源当中,最重要的是同行的历史教师,这点我深有感触。
  在上到《从汉至元政治制度的演变》这一课时,由于内容枯燥,知识点多,我设计了好几个教学方案,终觉不理想。后来我去听了同年级历史教师的课后,感觉受益非浅。他的教学设计新颖独特,很有创造性。就在他的基础上,我取精华、弃糟粕,经过一番砍切修补之后,终于形成了一篇较成功的教学设计。这堂课在教学实践中也获得了成功。
  由此可见,校内教学资源是很丰富的,就看你如何去发掘,如何去应用了。正像罗丹所说:“这世界并非没有美存在,只是你少了发现的眼睛”。
  以上便是我认为较成功的新课改历史教学经验,存在不足之处仍需改进。“从实践中来,在实践中完善”是历史新课改的最终目的。文末,引用别人对新课改的精彩阐述作为结尾。“课程改革就像一列滚滚而来的火车,我们无法阻挡,只能乘车同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