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文化传播》教学案例
编辑/作者:张广泉        发布时间:2006-03-17      阅读:6364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政治  
在普通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中,有一个全新的模块——《文化生活》,没有经验可以借鉴,令人发怵的还在于文化内容之博、大、精、深、杂。面对新教材,我们应如何教学?

案例描述:

师:“同学们,谁能准确地说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的名称?”

(大多数学生知道一点又不甚了解,张张嘴却说不上来。)

生1:“中国印——舞动的北京。”

师:“很好!你能否向同学们说说其中的文化内涵?”

(教师展示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

生1:“中间是一名运动员的图案,代表奥运会‘更快、更高、更强’的精神,下方的汉简Beijing告诉我们2008相聚北京,最下面的五环是¼¼是¼¼”

生2:“是奥运会会旗,代表五大洲。”

(有学生在下面小声嘀咕:“世界明明有七大洲,为何只有五环?”)

师:“谁来解释一下奥运会会旗为何只有五环?”

生3:“南极洲无常住人口,大洋洲历史上为西方殖民地,因此,奥运会会旗用五环代表世界。”

师:“从这枚会徽上,我们还能获取哪些信息?”

生4:“中国印是富有中国特色的古老文化,是中国人诚信的标记。”

生5:“红色代表中国,红色代表喜庆。”

(学生各抒己见。)

师:“刚才同学们通过交流对2008年北京奥运会会徽有了一个非常全面的认识,这种交流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播。文化传播在我们生活中随处可见,大家能否列举一二?”

生6:“晚上回家,我们一家人最爱在餐桌上介绍自己的见闻。”

生7:“看书、学习。”

生8:“旅游、观光。”

(学生踊跃发言。)

师:“同学们列举了文化传播的各种现象,从这些不同的具体现象中,能否找出它们的共同之处?”

(教室一片安静。)

师:“我提示一下,刚才大家列举的都是什么现象?”

生异口同声:“文化传播。”

师:“对呀,那谁来说说看,它们有何同异?”

生9:“都是文化传播,就都传递了某种知识、信息、观念、情感或信仰等,只不过传播的方式不同而已。

(学生们恍然大悟一样频频点头。)

师:“这正是文化传播的概念。请同学们看教材第一段正文。”

(文化交流的过程,就是文化传播的过程。人们传递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属于文化传播。)

生10:“请问,这里的‘以及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是指什么?”

师:“呃,这个‘此’究竟代指什么呢?”

(学生积极地思索,教师用充满信任的眼光望着这群可爱的学生。)

生11:“‘此’是指前面所说的‘知识、信息、观念、情感和信仰的传递’,凡与‘此’相关的社会交往活动都属于文化传播。”

师:“不错,这位同学能够联系上下文来理解,很不错。谁会说中法互办文化年不是文化传播呢?”

案例评析:

1. 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大胆改变教材内容。

卡金特说的好:“未经人的积极感情强化和加温的知识,将使人变得冷漠,由于它不能拔动人的心弦,很快就会被人遗忘。”教材只是“一掬水”,而且并不一定是一掬“活水”。作为教师,要善于重组包装教材,让学生学有活力的知识。

对于文化传播,《课程标准》中是这样规定的:“能结合具体的情景进行理解,并能解释文化传播的概念。”教材中设计的课例是有关旅游的情况,开始我也考虑找几位学生饰演外出旅游归来后的场景,但是我校高中学生中,部队子弟凤毛麟角,大多数是学校附近的孩子,有的来自农村,还有的来处偏远山区,旅游观光是他们生活中的稀有环节。而对于祖国的盛事——2008年北京奥运会,孩子们却可以做到津津乐道、侃侃而谈。所以,我就放弃了旅游的生活场景,选择了世人瞩目、国人骄傲的实例。

2. 主张教学主题必须有趣可行。

有趣,不是对学生趣味的讨好,而是给学生以思考的趣味,并不断制造循序渐进的紧张感。当学生在下面小声质疑“五环”时,我没有因教学设计的缺失而绕过去,反而直面挑战,紧紧抓住学生的问题发问,很好地触发了学生思维上的兴奋点。可行则体现在教学能力目标上,在学生思考的过程中要充分注意学生的进展,恰当地引导学生,使学生的独立探求与教师的组织引导有机结合,避免时间和思维的浪费,使学习更有效率。当学生被纷繁的文化传播现象所迷惑时,提示学生这些都是什么现象?有如拨云见日,能及时让学生从思想的黑夜中发现一线光明,从心底产生一种“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的美妙感觉。

3. 把学习的权利还给学生,使学生体验做学问的乐趣。

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始终相信学生能读懂教材,鼓励学生不断探索,寻找自信的力量,在自悟自得中感受学习的乐趣。在学生自学“文化传播”这个概念时,对教材的文字表述觉着不通顺、拗口。我不以权威自居,而是做一个可亲的同伴、可靠的引导者和可信的激励者,给学生以充足的观察时间、想象空间和表达的机会,这样,既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又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参与,并在一种彼此信任、彼此学习的过程中,顺利地达到了教学目的。

遗憾之处,也是惊喜之处。由于学生多角度思考和主动探究花费了较多时间,整节内容没有全部完成。但我却认为,这正是这一课的黄金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