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新陈代谢与酶》这一课题是学习新陈代谢一章以及后面其他各章内容的基础。从教材的分析来看,自然界中的一切生命现象都与酶的活动有关,活细胞全部的生物化学反应,都是在酶的催化下完成的。酶作为生物催化剂,它与无机催化剂相比,有哪些不同的特点呢?教材没有直接给出答案,而是安排了三个学生实验,目的是让学生通过亲自实验,主动探究,自己得出结论。探索酶特性的实验涉及的实验原理比较复杂,实验仪器比较多,实验材料多种多样,因此如何有效地组织课堂,引导学生设计实验、主动探究、分析现象、得出结论,高效率地完成教学任务。
但在备课的过程中,一些问题引起了我的思考:在高三教学中如何渗透新课改的理念,以适应新的教学改革。要求教师改变以往一讲到底的做法,对知识的获得,要变学生的被动接受为主动获取,如何在教学中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这是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以及学生的实际情况,在教学过程中,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伴随着新课程标准的落实和新课程的普及,课堂教学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自主、合作和探究已经成为课堂教学活动的主要形式,课堂教学目标已经从过去的知识立意转向能力培养。
然而,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那么,评价学生的活动也就成了这节课的关键,在教学中如何通过积极有效的评价手段,促进学生潜能和个性的发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造力,从而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进而提高教学质量。
二、主题
本文以《新陈代谢与酶》中探究酶的特性的教学作为教学案例,谈谈在新的课程理念下,在生物学教学中,如何开展发展性教学评价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和尝试,以及在实施过程中对相关问题的困惑和反思。
三、细节
让学生参与到教学中来,倡导学生的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评价上必须解决三个问题: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2、如何评价的问题? 3、评价的效果如何?
1.评价的内容是什么?
评价的目的既然是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那么,评价的内容就应该综合化:既有知识方面的,也有能力和情感方面的评价;既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倡导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学习和表现对知识的理解,使每一位学生都有展示自己才华的机会。
为此,在评价的内容上,主要关注以下几点:1、学生分析实验素材是否合理?是否有重点?2、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出现科学性错误?3、设计的实验方案是否在原有内容上有所拓展?4、学生材料组织的形式和介绍语言的表达有何特色?
2.如何评价的问题
我在构思本节课的评价方式时,尝试把赏识评价引入到课堂教学中来。即学会欣赏每一位学生,及时对每位学生的积极表现做出恰当的赏识性评价,赞赏每一位学生的独特之处,赞赏每一个学生所付出的努力和热情,赞赏每一位学生对教科书的质疑和超越。在评价的方式上采取教师评价和学生评价(自评和他评)结合起来的办法,使学生通过评价和被评价,有所思,有所得。
3.评价的效果
课堂教学中的即时评价是否有效,要看评价能否激发和保持学生的学习动机,能否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并使学生保持和强化这种积极的学习状态。
为了了解这堂课是否达到了上述目的,课后,我请所教班级的学生谈谈对这节课的感受和体会,同时也积极听科组其他老师这个课题的课,根据学生和听其他老师的课反馈回来的信息对本节课的评价进行了自我反思和再评价。
我将整个探究实验教学流程设计为四个环节:分析实验素材——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探究——分析实验,得出结论
“分析实验素材”:教师提供信息资料和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设计实验,探究酶的特性。
“设计实验方案”:学生分析实验素材,小组讨论,提出设计实验方案。
“进行实验探究”:小组合作,实验探究。
“分析实验,得出结论”:观察实验现象,分析实验结果,得出实验结论。
第一小组的同学根据提供的材料,认真阅读教材,小组讨论,提出设计探究“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的实验方案。
试管序号 H2O2溶液 肝脏研磨液 FeCl3溶液 观察单位时间内O2的生成量 ==================================================================================== 1号 2ml 2滴 — 2号 2ml — 2滴
针对这一组的汇报,我采取了学生评价的方式。有的学生认为,此方案的设计,遵循实验设计原则——可重复性、可操作性、对照组原则、单一变量原则……,而且根据单位时间内O2的生成量,用点燃但无火焰的卫生香进行检测。还有的学生认为,可以用马铃薯块茎小块代替肝脏研磨液进行实验等等。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中发现,1号试管和2号试管卫生香的燃烧程度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认为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
对这一组的汇报,我采取了教师评价的方式。在评价中我首先肯定了他们的实验情况,同时指出,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肝脏)的新鲜程度,肝脏必须进行研磨,使酶释放,另外肝脏的量是否足够,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
第三小组的同学则在根据提供的信息材料,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利用图像表达酶的活性与温度和PH的关系,组员杨甲星同学在整个介绍中的语言非常流利和顺畅,并能结合日常生活实际问题进行分析,很有吸引力。同时他还就教材中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的曲线发生质疑,认为教材中两条曲线不应该是对称的,并作出解释。
我在评价这组的发言时说:“这组同学在探究酶的活性受温度和PH影响时,能运用有关酶的知识分析日常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并发现问题,敢于质疑,将所学的知识与生产、生活联系起来,学以致用。”
整个探究过程,各个环节间的衔接比较紧凑,学生探究热烈,汇报结果结合生活实际,各具特色,且敢于对教科书质疑,完全打消了我先前的忧虑,教学中师生、生生的互动较多,课堂气氛和谐活跃,达到了预期的教学效果。
四、结果
如果评价能够促使学生自觉地进行内省和反思,使自己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那么,这种评价对于学生的发展,其效果就是积极有效的。从课后学生反馈回来的信息看,大部分的学生觉得这节课让自己 “受益匪浅”。杨甲星同学在课后谈到自己的体会时说:老实说,我们小组在准备实验探究的过程中,早已对实验注意事项烂熟于心了,遗憾的是,我们在实验过程中未能把握实验操作的关键,却犯下科学性的错误。未能在短短几分钟的介绍中把我们的理解很好地传达给其他同学,要不是评价的同学用“马铃薯块茎小块代替肝脏研磨液进行实验”和老师的说明帮我们补充,我们小组的介绍就完全失败了。这是我们课后一直耿耿于怀的。如果下次还有机会上去介绍,我想我们一定能比现在做得更好。
学生能从他人的评价中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把这种不足内化为下次努力的强大推动力,进而产生继续参与和表现自我的欲望。我想,这样的评价就能促进学生进步,成为学生自我教育和促进自我发展的有效方式。
五、分析与思考
1.评价方式的改变。以成绩作为唯一标准的评价方式已经不能适应社会对人才的要求。新的教学观要求教师通过多元的评价方式来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因此,发展性评价已经成为课堂中一个重要的组成成分。在这节课上,我尝试把赏识性评价介入到课堂教学中来,通过评价关注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发展,以及良好的心理素质、学习兴趣与积极情感体验等方面的发展;尊重个体差异,注重对个体发展独特性的认可,给予积极评价,发挥学生多方面潜能,帮助学生悦纳自己、拥有自信,使评价成为教师、学生共同积极参与的交互活动。通过这种师生、生生之间多元互动的评价方式,有利于学生对知识的自主建构,也有利于学生能力的进一步发展和提高。
2.评价不是目的,而是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发展的手段。评价的本质是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和创造性的发挥,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动力,它具有激励、诊断和发展的功效。通过评价可使学生评判自己的成绩,监控自己的发展,显露自己的特长,分享成功的喜悦,增强自信,从而促进学习。
3.教师要掌握好评价上的“收”和“放”。让学生介绍某个知识点,总有精彩和不足的地方,对学生的精彩之处,要不吝赞美之词,予以充分的肯定,使学生体会到成功的喜悦,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是之为“放”;对学生不足的地方,评价要恰到好处,既有肯定,又有补充或修正,使学生在一种和谐的气氛中自觉地对知识进行二次构建和完善,是之为“收”。
第二小组的同学,在进行实验探究中发现,1号试管和2号试管卫生香的燃烧程度没有明显的区别,因此认为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在这个知识上,教师要做好评价上的“收”——如果一味肯定学生的观点,无疑是误导学生进入 “酶与无机催化剂的催化效率相比没有明显的区别”的认识了。因此在评价时,应引导学生对问题进行冷静的思考:实验成功的关键是实验材料(肝脏)的新鲜程度,肝脏必须进行研磨,使酶释放,另外肝脏的量是否足够,也是实验成功的关键。这样,通过适当的评价,使学生树立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4.在课堂教学中进行发展性评价,也遇到了不少问题,例如,在评价之前,教师如何对学生的活动进行有效的指导?在评价过程中,学生自评往往是难以开展的一个环节,或是只能留到课后进行,在有限的一堂课中,如何把他评和自评有效地结合起来,从而最大限度地促进学生知识、能力和情感的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研究的课题。
5.以学论教。传统的课堂教学以教师为中心,以教论学,评定一堂课的效果也是从教师的角色出发,教学效果的好坏,是以教师的讲述与表现为标准的。这堂课是在新的课程理念下,我在高三教学中尝试渗透新课改的理念,在课堂教学上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建立了新的课堂教学指标体系,其主要特正是“以学论教”,即一个教师的教学效果,是通过学生学的状况来评价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