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学应源于现实生活——《水污染》教学案例
编辑/作者:连允锋        发布时间:2006-01-10      阅读:5130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生物  
一、背景

     长期以来高考制度制约着教师的思维,在教学中只注重眼前的现实,重视课本内容,照本宣科,其后果是有不少学生轻视生物学习,甚至把生物课看成负担。新的《高中生物课程标准》提出:生物教学应“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和陶行知先生的大教育观──“生活即教育”相吻合。因此生物教师应从生物教学自身特点中寻找突破点,以现实生活为中心,通过现实生活进行教育,把课堂教学与社会生活实际密切结合起来,充分利用当地资源,从现实生活中挖掘素材,丰富生物教学的内涵,让生物教学源于现实生活,贴近学生的现实生活,激发起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提高生物教学质量。我最近观看的上海谢春燕老师的录像课《环境保护:水污染》充分体现了这一理念。

二、案例介绍

    教学片段描述
    在上新课时,谢老师先出示表格,让学生了解上海的母亲河--黄浦江的水质变化情况。

    表格1:1958年-1992年黄浦江的水质情况

时 间      黄浦江水质情况
======================================
1995年      清   澈
1963年      黑臭期22天
1978年      黑臭期100天
1988年      黑臭期229天
1992年      黑臭期300天

    然后再投影报纸图片:如今的黄浦江上渔民撒网捕鱼。请学生分析1958年以来黄浦江的水质是如何变化的,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很清楚地认识到:黄浦江的水质曾遭到污染,水质由清变浊又变清,出现了鱼虾,鱼要生存离不开氧气。然后请学生回忆以前做过的关于鱼的呼吸的实验:鱼是不能在冷开水中存活的,原因就是水中没有氧气,溶解于水中的氧不仅是鱼类等水生生物呼吸所必需的,它也是我们人类评价水质好坏的一个重要指标,那就是溶解氧。国家地面水质量标准中关于溶解氧指标是怎么规定的呢?请看:

     表格2:国家颁布的《地面水质量标准》

                  一类        二类   三类   四类   五类
=============================================================
溶解氧(DO)   ≥饱和率90%    6      5      3      2

    教师解释:根据国家颁布的《地面水质量标准》,水分为五类,分别用罗马数字表示,比如溶解氧数值为2的水就为V类水。

    出示表格3:不同浓度溶解氧的水中鱼类生活情况

DO>5毫克/升时,鱼正常生存
DO<5毫克/升时,鱼逃离
DO<1毫克/升时,鱼窒息死亡

    请学生根据上述两个表格加以讨论分析,判断一下:哪类水的水质最好,哪类水的水质最差?如果水的溶解氧数值为3.5,则该水为几类水?鱼能否存活呢?

     从了解黄浦江水的变化的表象深入学习,学会如何判断水质的好坏,学生们的积极性逐步调动起来。那么,同学们想不想了解我们家乡的水质情况呢?学生们异口同声地大声回答:想!

     接下来就请环保小组的同学介绍南桥地区临近我校的贝港河的实地勘察情况。

    ① 出示学生勘察描绘的贝港河地理位置图,介绍了解贝港河的走向和沿岸的厂房、居民住宅区等。

    ② 沿贝港河南北走向,照片展示南、中、北三个采样点(贝港北口、贝港南中路桥、贝港营房)和学生采样的情景。

    ③ 把三个采样点的水拿到区环境检测站进行检测,出示实验分析得到的三个采样点的溶解氧值。

   表格4:贝港河三个采样点的溶解氧值

            贝港北口   贝港南中路桥    贝港营房
=========================================================
溶解氧值     2.99        1.38              1.07


    请学生思考:这三个点的水质分别属于几类水?水质如何?哪个点的水质相对最差?这次水样测定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们通过分析,对贝港河的水质都感到惊讶:污染这么严重!到底有多严重?做个实验:观察洁净水和污染水中小金鱼的生活。我们取两个大烧杯,分别放入从贝港营房采样来的水(A杯)和洁净水(B杯)中,然后分别放入一条同样大小的金鱼,观察其生活情况。通过实物投影仪,学生看到A杯中的水较为浑浊,金鱼放进去以后上下迅速游动,而B杯中的水清澈,金鱼游动自如,嘴一张一合,呼吸均匀。由于本实验结果需要经过一段时间,所以,谢老师把预先做的实验现象展示给大家。出示实验结果,学生们看到A杯中的金鱼已死,B杯中的金鱼仍游动自如。由此得到一个结论:贝港河的水质受到了严重污染。

    课后作业:写一份《向家长的倡议书》、《班级环保公约》、《家庭污染报告》等,自由选择。

    三、分析与思考

    生物教材《环境保护》一节原为一课时内容包括水污染、大气污染等五种污染以及环境保护的意义和措施。教学目标要求:知道这五种污染的概念、污染源及其后果;知道评价环境好坏的一些标准;理解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及环境保护的措施。在教师的备课中一定会增加情意目标,即: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这些知识不难,学生也比较容易理解掌握,但一堂课上下来的感觉总有点遗憾:内容多,学生对于环境污染问题是有所了解了,但较浮于表面,至于要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就很难达到,真正的教学效果那就可想而知了。因此,我一直想在这方面有所改进突破。看过这节录像课后,我发现经过上述的教学实践,对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的确有帮助,证明了“注重与现实生活的联系”这一课改理念对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培养学生的“三维度”教学目标意义重大,同时也给“重结果轻过程”的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有力的摒击。反思整个教学过程,给我们如下启示:

    1、利用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要让学生从平时生活的信息资料分析中获得知识,而不能只是一味说教,这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首先应该明确的职责和目标。这节课的教学设计突出的这一点,就是充分利用了学生从平时的生活(调查、所见所闻、报刊、实验分析)获得的图片、表格、照片等信息资料组织教学,使学生知道水污染的原因、危害性,理解防治水污染的重要意义。借助于环保小组同学对家乡贝港河实地勘察的介绍、数据分析、实验验证,更使学生“触目惊心”,提高了知识的可信度,自然而然地唤醒学生的环保意识:环境保护刻不容缓,我们应该自觉保护环境。这是一次很好的生物教学中情感目标的有机渗透,也可说是一次本土教育,意义重大。

     2、创设生活情境,激发探究欲望。要让学生从亲身实践、体验中获得知识。在传统观念的影响下,不少学生片面认为生物学是文科,记一记、背一背就可以了。显然,这种学习生物学的方式无法引起学生对生物学的兴趣,更无法引导学生去探索生命科学的种种奥秘。因此,生物教学注重生活考察,引导同学到生活中去探索研究,将学生生活、社会生活中的现象或问题有机地引入到课堂学习中来,这种教学形式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在实践、体验中求知、长智。同时也沟通了知识与生活经验、自然界与生活本身之间的联系,学以致用,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本节课的内容基本都为学生的实践体验所得,并利用环保局等社会教育资源,使“课堂”的外延扩大,学习的空间扩大,真正实现了“生活即教育”和“教育即生活”的融合,有助于引导学生由原来的接受性学习逐步向探究性学习发展。

     3、围绕《课标》,精选、重组教学内容。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死死地抓住教科书不放,教材内容只不过是一个例子,因此,生物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对教材可作一些必要的重组和改造,精选一些学生生存过程中接触到的自然、社会、人生等诸多领域的问题作为教学的主要内容。在这节教材中,教师在课时、内容等方面就进行了较大的改动,试图以学生手中的资料为“本”,增加国家水质鉴定标准溶解氧等课外知识,拓宽学生的知识面,激发兴趣,同时通过教学实践,真正实现情意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强烈的环保意识。

     4、生物教学应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学生借助原有的生活经验获得的知识,提高了学生对生活的深刻理解和深入感悟。此时应引导学生利用所学到的知识与社会现实生活沟通,从而感受生命的崇高。本案例布置课外作业时不拘泥于课后练习题,而是让学生写一份《向家长的倡议书》、《班级环保公约》、《家庭污染报告》等,自由选择。使生物教学更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所学知识应用到学生的生活中去,增强了生物教学的时效性、实效性。
文章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