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自主性学习是一种与接受性学习完全不同的学习方式。它的本质是以人为本,也就是以学生为学习的主体。开展自主性学习,首先要从教师的教法改革开始。从教学实践出发,采用网络环境下基于任务的自主学习方式,改变学生的学习角色,发挥自主参与作用,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关键词:自主性学习;实践探索
1.引言
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性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1]。所谓自主性,有多重含义,仅从学习行为分析,它包含:(1)责任性:解决“为什么而学”的动力问题,责任性强的学生,具备持之以恒、百折不挠的个性品质。(2)主见性:解决“如何安排学习”和“怎么去学”的策略性问题,主见性强的学生,学习有自己明确的目的和追求,实施时有较强的时间观念和质量观念。(3)主动性:解决参与学习活动过程中主体性的发挥问题。主动性强的学生,能自觉关心与学习有关的问题,主动参与对问题解决的探究。学习上具有较强自主性的学生,才会逐步提高“自我教育、自我管理”的能力,逐步实现“自我实现”和“自主发展”。
皮亚杰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学习者与学习对象之间不断的相互作用,作用的结果使学习者原有的认知结构发生同化、顺化,形成新的认知结构。显然,作为学习主体的学生对学习过程高度的责任性,以及参与学习活动的主动性、积极性,即学习的自主性,成为制约学习成败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学习的自主性是学习心理的核心部分,教学中应充分培养学生进行自主性学习,使其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了一部影响巨大的教育报告——《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在这个报告中,提出了“明天的文盲将不是目不识丁的人,而是不知道如何学习的人”。不具备自主学习意识,不去主动学习的人必然会在未来社会里落伍。西方教育界在8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掀起了自主性学习的热潮。实践证明,在网络信息时代,自主性学习已日益显示出其主导地位。从被动灌输学习进入自主性学习是时代的要求,更是个体自身的需要。因此,学校教育要致力于学生自主管理、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能力的培养,坚持对学生的终身幸福负责,树立为学生的持续发展奠基的教育理念,采取积极有效的方法促进学生自我发展能力的提高,以应对终身学习化社会对现代人才的挑战。
2.问题的提出
传统的教学往往忽视学生的自我意识和主体地位,把学生看成消极接受知识的容器和被动接受教育的对象。在教学过程中表现为:教师精心地设计整个课堂教学,课内教师一股劲地灌,剥夺了学生通过活动获取知识和能力的权利与机会;课外布置大量的作业,挤压了学生主动学习和积极思考的时间。长此以往,使学生对教师产生了强烈的依赖感,一旦离开教师便不知如何学习,有些自控力较差的学生,甚至离开了教师或家长的督促就难以完成基本的学习任务。教师如何在教学中体现学生为主体,组织学生主动、积极有效地学习?笔者在教学实践中进行了一些尝试和探索。
3.教学实践:
利用网络资源对《生态系统的类型》(高中生物第二册)一节的自主性学习
3.1教学理念及背景:
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显著特征[2]。《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中明确提出,“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互联网使我们足不出户就可以获得天文数字的信息,网上有关生态系统的资料非常丰富,不仅有文字说明还有精美的图片。高二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使用电脑的基本能力。指导学生上网查寻主要生态类型的分布和特点等相关知识,并通过小组讨论归纳出生态系统的概念。这既能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又能使学生学会交流与合作。符合课程改革中提倡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理念。
3.2 教学过程
3.2.1创设学习情境:
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瑞士化学家米勒,他发明了剧毒有机氯杀虫剂二氯二苯三氯烷,就是DDT。然而在1962年,美国女生态学家莱切尔.卡逊在《寂静的春天一书中,详细描绘了DDT和其他杀虫剂对人类环境的灾难性破坏。当时连作为美国象征的白头雕也因杀虫剂的毒杀而濒临灭绝。而且杀虫剂可以积蓄在植物和动物组织里,甚至进入到人和动物的生殖细胞里,破坏或者改变决定未来形态的遗物质DNA;不仅如此,杀虫剂还随雨水进入了水体,导致许多水生生物中毒,甚至远的南极的企鹅也未能幸免。直到1997年,瑞典卡罗林斯卡医学院的评委会才公开表示,为1948年的诺贝尔医学奖授予DDT的发明者而感到羞耻。
人类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进行着大肆的破坏,发生了很多公害事件,如1998年我国的特大洪灾。为此人们越来越深刻地认识到了生物与其环境是密不可分的,要把它作为一个整体去研究认识。
地球上全部生物及其无机环境叫生物圈。生物圈是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这个最大、最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由许多较小的、较简单的生态系统组成的。那么生态系统有哪些类型?它们各有什么特点?它们分别分布在哪些区域?它们具有什么生态作用?
我们可以通过什么途径去解决上述问题呢?网络资料异常丰富,只要你明确了自己要找的东西,你将会有不小的收获。
3.2.2提出具体明确的学习目标
第一周:分组,明确自己的课题。
分组:将全班学生分成六个小组,分别叫森林生态系统组、草原生态系统组、农田生态系统组、海洋生态系统组、湿地生态系统组、城市生态系统组。采用自愿组合的原则。每组选出组长和发言代表。
收集整理资料:去网络教室上网查资料,下载文件,制作电子作业。要求作业图文并茂。小组经过讨论,将资料相对集中,整合成一个能较好演示该组课题的文件,准备发言时用。
第二周:课堂交流。
3.2.3 课堂交流过程:
1)屏幕用风景画作背景并显示:
让我告诉你--――
让学生进入交流状态。
2)小组代表发言,让学生了解六种类型的生态系统。按森林生态系统、草原生态系统、农田生态系统、海洋生态系统、湿地生态系统、城市生态系统的顺序由小组代表通过多媒体平台向全班展示并介绍本组所查阅的该生态系统的资料,介绍完之后允许同学提问,小组代表回答不了的问题可由该小组的其他同学回答。
3)组织讨论,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通过上述的介绍,同学们对六种类型的生态系统的情况都有了大致的了解。能很容易对它们加以区分。那么它们有没有共同特点呢?分组讨论,找出不同类型生态系统的共同特点。师生共同归纳得出生态系统的概念。
3.3 教学后记
3.3.1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成就心理是指人期望通过努力达到的成功的心理。当学生学习取得一定成绩时,更能激励他勤奋学习,取得更大有成就。互联网信息资源丰富,知识面广,获取知识便利。网络又具有很强的可操作性,学生的成果通过网络易于展现在同学面前,这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成功欲望,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其自学能力和探索精神充分得到发挥。这次教学实践最大的成功就在于让原先成绩不很出色的学生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从而激起他们学习生物学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3.3.2教学过程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性的作用。本节课的主要目标之一是培养学生的自主意识,因此从选择生态系统的类型,查阅资料的途径等都是由学生自己决定。虽然没有了以往的具体分组和布置任务,但由于课题是自己选择的,所以收集资料时的热情和主动性都大为提高。教学过程中还发现,不少学生为了使自己的电子作业美观,不止下问。这次活动让不少学生成为业余电脑指导老师。
3.3.3 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生物科学信息的能力。教材是基本的学习材料,不是唯一的依据,让学生带着教材走向开放的全球共享的网络信息资源库,自主学习的空间更大更阔,引导学生收集整理与学习主题相关的信息,既培养了学生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还发展了除认知外的多项能力。
3.3.4 培养了学生的主体意识和自我教育能力。整个教学过程改变了以往的老师讲学生听的形式,真正确立了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由于学生在活动过程中投入了更多的精力,展示自己的成果时希望得到同学的认可,因此,课堂上,尽管有些学生的表述不很出色,也没有学生乱起轰的现象。另外在此后的课堂上学生也明显表现出更加尊重教师的劳动成果。
4.讨论
4.1 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可能导致两极分化。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能调动大部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他们的探究精神,动手动脑的能力。但也有少部分学生,由于各种原因,如懒惰或内向等,在学习活动中,表现得相对消极,特别是小组中有能力较强,又很活跃的同伴时,多数情况下,就往后靠,时间久了,在发展水平上,与其他同学的差距就会拉大。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适时地给予这些学生特别的关爱和帮助,创造适于他们发展的条件和机遇。
4.2 以自主学习为主的教学活动,受班额大的限制。在自主性学习中,教师的主导作用要得到充分的体现。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认真制订适切的教学目标,要精心设计能支持并能促进学生展开自主性学习的问题。学生自行学习时,教师应巡视他们的学习情况,及时了解学生自学的进程、存在的困惑和已经掌握的内容,有针对地进行点拨、指导或者督促,还应根据掌握到学习信息及时调整自己的教学思路、吸纳新的知识,以便于科学地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提高自主性学习的有效值。班额太大,会给教师在指导学法的过程带来很大的困难。同时班级学生多需要的各种资源的数量多,如电脑、实验器材等。
自主性学习旨在为学生创设一种开放式的学习环境,让学生通过多种渠道获取知识,并提供给学生应用的机会,学会将知识予以迁移,以形成一定的能力。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教师尊重学生的个性,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学生的学习活动应是浓墨重彩。这样的教学活动对调动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培养、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是一个至关重要、急不容缓的研究课题,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参考文献: [1] 吴效锋,新课程怎样教:教学艺术与实践.沈阳:沈阳出版社,2002.12 [2] 朱慕菊,走进新课程:与课程实施者对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9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