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碘盐》教学案例
编辑/作者:谢土辅        发布时间:2006-03-17      阅读:6800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化学  
    一、背景

今年我们准备上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前,高山兴老师要求我们先复习化学必修2中的《物质结构  元素周期律》,因这部分知识是学习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的基础,在复习过程中,有一位同学突然问:“老师,既然碘是黑色的,为何含碘食盐却是白色的。”我还没回答,另一同学就抢着回答:“因为加入食盐中的碘不是碘单质”。听了这话,我心中一动,觉得这是一个很好的话题,沿着这个话题,不仅可以复习有关元素和化合物的知识,还可以让化学教学贴近学生的生活。把教学与日常生活联系起来,激发学生内在的学习动机,唤起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保持学生的强烈的求知欲望,因此,我抛开原来的教学设计,用碘盐这个材料进行新的教学设计。

二、教学片段

创设问题情境

师:请大家说说,为何加入食盐中的碘不是碘单质。

学生兴趣盎然,底下窃窃声四起

(过了一会,学生回答)

生1:碘单质的味道不好。

生2:碘单质易升华且碘蒸气有毒。

师:答得好,很准确。

为了下一步的教学提供必要的知识储备,同时也为了进一步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解释,食盐中加碘是由于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在人发育的不同阶段,缺碘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

师:为了了解食用碘盐的有关知识,我们来讨论下面的问题(板书)

问题1:人体缺碘对人体有哪些损害。

问题2:人体是否可以合成碘。

问题3:食物中哪类食物含碘最多。

问题4:人体含碘是否越高越好。

问题5:我国缺碘的地区是否很多。

问题6:碘盐中碘元素以什么形式存在。

问题7:如何提高碘盐中碘的利用率。

学生看着黑板上的问题,开始思考并讨论着,教师在教室走动,并不时的加入他们的讨论中,给他们以适当的提示。

(学生发言)

生1:刚才老师说,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有“智力元素”之称,那么碘对大脑的发育应该起着决定性作用,人体缺碘会损害人的智力,引起智力不足。

生2:我看过杂志,知道人体缺碘会引起甲状腺肿大,孕妇如果缺碘,产下的孩儿就会得呆小症。同时食物中海产品食碘最多,如海带、海鱼等。

师:很好,看来同学们的知识还是很丰富的,谁再来谈谈你的看法。

生3:根据质量守恒定律,人体不能合成碘,故人体中的碘应完全依赖自然环境的供应,但不知道人长大后,缺碘是否还影响人的智力。

生4:物极必反,碘虽然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也不能过量,我认为高碘应该同样对人体有害。

生5:我国即然在食盐中加入碘,说明我国缺碘的地区很多。

师:你们的推测都很有道理,确定缺碘的地区很多,几乎覆盖整个中国,因此采用食用碘盐的方法是防止碘缺乏的最佳途径。

生6:碘和氯是同一主族的元素,氯元素通常存在的形式有:C1-、C1O-、C1O3-因此碘元素的存在形式通常也是:I-、IO-、IO3-,因而我认为,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可能是这几种离子中的一种或几种的混合。

生7:碘盐中的碘元素存在形式不可能有IO-。

师:为什么?

生7:因为C1O-不稳定,容易分解,同样的道理IO-也不稳定,也容易分解,这样会降低碘盐中碘的利用率。

师:推测很有道理,还有什么看法。

生7:既然如此,那么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应该是I-或IO3-或I-和IO3-混合。如果有IO3-,那么要提高碘盐中碘的利用率,就应等菜妙熟出锅时再加碘盐。

师:原因

生7:根据C1O3-在加热时易分解,所以IO3-在高温时也会分解挥发。

师:好!我们为他喝彩,还有别的看法吗?

生8:在酸性环境下,IO3-的氧化性增强。也就是IO3-遇酸易破坏分解,如果碘盐中有IO3-,那么加醋或酸菜都会降低碘的利用率。

生9:碘盐在存放时,应注意密封,防潮和防晒。

师:非常好,可是我们不能确定碘盐中碘元素的存在形式是I-或IO3-或I-和IO3-的混合,那我们是否可以设计实验,来确定一下。

生:可以

师:课后,大家去搜集资料,设计实验方案,再给我看一看,同学们的方案是否可行。

生:好!

……

三、反思:

在这节复习课中,原来的教学设计中并没有碘盐这个环节,可既然学生提了出来,如果只给学生以简单的解释,自然无法满足学生的好奇心和探究欲,同时,也不利于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因此,只有及时调整思路,离开原来的教学设计,沿着碘盐这个特定的话题进行适当的扩展,让学生认识到化学在提高人类生活质量方面所起的作用。同时也复习了有关的知识,这样,既不增加学生的负担,又开阔了学生的视野,促使学生走近化学,喜爱化学,保持学生学习化学习的热情。我认为这节课的成功之处有以下2点。

1、回归学生主体地位。通过碘盐的有关知识为学生设置了一连串的问题,使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上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把思考的时间和空间留给学生,让学生自己建构知识,从而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充分发挥教师的指导作用,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我没有做过多的解释,只是给予学生适当的提示、指导、帮助,让学生在小组里展开讨论,然后全班交流,在激烈的讨论交流中,培养学生旺盛的求知欲和探索精神,使课堂充满了生命的活力,每个学生各得其所地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