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是要把课程标准对学生学习学科知识的要求,转变为学生求知的欲望。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中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求知欲强的特点,运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提高物理教学的效果。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是学生对物理现象的好奇转化为对物理知识探究的动力,正因为学生对物理现象有新奇感才会激起他们对物理规律的探究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积极的兴趣有如催化剂,能推动人们去积极探究某种事物或从事某项活动,是一个人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不可缺的心理品质。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谈谈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
二、[案例描述]:
我先问学生;“轻的物体下落的快还是重的物体下落的快呢?”学生觉得问题太简单了,几乎异口同声的说:“当然重的物体下落的快。”也有些基础比较好的学生马上答出同时落地。我说:“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我们来做一个试验验证一下吧。”我取了一个小铁球和一张纸片,令它们从同一高度同时落下,果然铁球先落地,学生高兴极了,他们认为找到了真理。我顺手又拿出两张相同的纸片,问:“谁先落地?”学生这回真是不假思索的说:“当然同时落地。”我不慌不忙的将一张纸团起,让两者一起下落,结果纸团先落了地。学生们非常差异,没有想到理所当然的答案被我如此轻而易举地就驳倒了。我再问:“为什么质量相同的物体又不同时落地了呢?”学生一下子就陷入了激烈的争论中……
三、[案例分析] :
学生在学习物理前,头脑中对有些物理问题的理解不是空白的,早已印上了许多千奇百怪的东西。这些理解中当然包含了正确的理解,也有许多误解,所以为学生建立正确物理概念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但是如果我们在教学设计时能恰如其分的利用学生在一些司空见惯的问题上的似是而非之处,出其不意的在他们面前展开一幅新的画面,那么这一情景与学生头脑中原有概念的冲突和矛盾,将会激起他们在自然界奥秘前的惊奇感,促使他们主动思索,探究一个个“为什么”的答案,从而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
爱因斯坦有一句名言:“热爱是最好的老师。”杨振宁教授也指出:“成功的真正秘诀是兴趣。”教学的艺术首先表现在能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物理学的确是一门抽象的科学,但同时也是一门形象的科学,丰富多彩的自然界为我们展示了五彩斑斓的现象。所以学生头脑中形成一些不正确认识是非常正常的,我们应该正视这个问题,不要由此害怕它会为正确概念的建立带来阻力。相反,我们干脆就在教学中让正确和错误之间的矛盾充分暴露出来,就让学生实实在在的感觉到矛盾冲突,教师需要做的只是适当的加以引导和帮助,就让他自己想通。我想只有学生们经历了艰苦的自行克服困难,自行解决矛盾的过程,才有可能真正学懂和掌握相关内容,获得真才实学,才能深刻地体会到学习带来的极大乐趣。学物理有用,学完了能用,和生活密切相关,能生动活泼的学习,学生对物理怎么能不热爱呢?
其实学生头脑中类似的错误概念还有许多,只要我们细心观察钻研学生都能把握的到,然后巧妙设计,加以利用,,变不利因素为有利因素。比如,学生总是认为一个物体要是运动需要力来维持;从同一高度同时射出的子弹和飞出的铅球,子弹会先落地;无风天气下用石子在水上激起波纹,水上的落叶会随波逐流;两个人作击掌游戏,总是力大的人施加给对方的力大;跳高运动员能从地上跳起,是因为地面给他的力大于他给地面的力等等,这些不正确认识我们完全可以拿来作为引导学生思维的催化剂,这样既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从而生动自然的传授给学生正确的理念。
值得注意的是,在剖析矛盾的过程中我们一定要给学生留下认识和思考的空间,千万不能用教师的经验、思维来代替学生的认识,从而将正确的观点生硬的强加于他 。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