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Essence Of English Class——Communication
编辑/作者:钟婷婷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5501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英语  
                        The Essence Of English Class——Communication
                                
                                

    【内容摘要】 教与学是互为影响的一种双向交际关系。教师的教不断影响学生的学和学生个性发展;学生的学也在不断影响教师的教,并在促进、检验着教;师生之间的交际影响具有相互反馈的双向交际作用。实质上,教学过程就是师生之间的交际活动。
    【关键字】 交际  课堂  师生互动
(一)交际的定义
    翻开《辞海》,“交际”词条下写着:交际,《孟子•万章下》:“敢问交际,何心也?”朱熹注:“际,接也。交际调人以礼仪币帛交接也。”后泛指人与人的往来应酬。现代汉语对“交际”解释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或人际来往。”在Steven Frank的EVERYTHING STUDY BOOK中指出 Think of studying as commuwnicating—with teachers,text,fellow students,and yourself.交际是一个活动过程。英语教学离不开交际活动,离不开师生双方在教学中反复实践和认识的活动过程。用哲学语言来表达,过程是以物质的运动、变化、发展为前提,没有物质的运动就没有过程,否定过程也就否认了物质运动。因此,从哲学角度看,英语教学是学习英语的实践和认识过程,也是师生双向交际的活动过程。英语是一种交际工具,英语教学的目的就是培养和发展学生使用这种交际工具的能力。英语学习者的交际需要这一主题已逐渐为我国的英语教育者所熟悉和接受。语言教学的交际性原则起源于60年代末,这一方面是由于语言学研究的发展使语言教学得到了新的启示。美国著名的语言学家乔姆斯基(N.Chomsky)于1957年出版的《句法结构》(SyntacticStructures)一书对长期影响语言教学的行为主义和结构主义理论提出了挑战,他认为行为主义的刺激—反应—强化方式不能解释人们运用语言的独创性,掌握语言也不等于结构主义所认为的掌握语音、语法、词汇等知识。与之相应,1971年美国人类学家海姆斯(Hymes)在《论交际能力》一文中提出了著名的交际能力概念他认为一般语言理论还应包括交际和文化方面,既应强调语言知识又强调语言使用能力,既强调结构的准确性,又强调使用的恰当性。另一方面,以威多森(H.G.Widdowson)和威尔金斯(D.A.Wilkins)为代表的英美国家的一些英语教育学家也在英语教学的实践中感到当时流行的听说法(audionligualmethod)不能有效地解决学生的语言交际能力,他们认为英语教学的中心应着眼于交际能力的培养,而不只是对结构的掌握。
    交际法原则的基本特征可以概括为三点。其—,语言是表达意义的体系;其二,语言的主要功能是交际功能;其三,语言的主要单位不仅是语法、结构特征,还包括功能范畴。交际法原则在英语教学实践中主要体现在以下几点:第一,语境化(contextualization)是英语教学的基本前提。其基本教学单位是在一定语境下的话语(discourse),脱离了语境,话语就不具备交际功能。Thankyou不一定就是表示感谢之意,在某种情景中它可能用来表示愤怒或拒绝帮助。Excuseme在不同的语境中更是表达不同的意思。总之,同一形式可能有多种功能、多种形式也可能只具有一种功能。因此,教学活动应以话语在语境中能实现的功能为线索组织教学内容,以便学习内容尽可能符合学生的需要,真正培养使用语言的能力。第二,语言教学过程必须交际化,整个外语教学过程在真实的社会情景下使用真实的语言进行交际活动,这意味着语言课堂教学应该排斥机械操练,尽量创造较为自然的言语交际条件,按情景题材组织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让学生在真实的或接近真实的交际场合中进行操练、大量使用信息转换、情景模拟、游戏、角色表演(roleplay)等活动形式。第三,在交际化的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为中心、教师的作用主要是提供和组织各种教学活动。给学生提供交际情景、场合,帮助学生创造性地、自由地表达自己的意愿。第四,在课堂教学中创造轻松的学习气氛,对学生的言语错误采取容忍态度,不以频繁的纠错打断学生连贯的语言表达。
(二)交际的主体与客体—教师与学生
1.教师启发
    在“交流—互动”的教学中,学生思考的开始是以教师的启发为基础的。我们在教学中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创新动机,根据老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和实际水平的掌握,在课堂上首先营造一种能让每个学生跃跃欲试的宽松、民主、积极的教学氛围,创设符合教学内容的情境,在一开始就充分调动每位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的意识和热情。教师在讲授新课前可以针对以前所学内容提出一些问题,并逐步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到本节课要学习的知识上,可以讲解涉及到本节课内容的知识、文化背景和相关风俗,做好引导工作,让学生首先有一种感性的心理准备。在主一主体层,既有学生与学生的交往,也有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往。学生通过交往,形成主体意识和主体能力。这种主体与主体之间的交往不但是相容的(比如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行为者,即都为教学主体〉,而且具有依存关系。正是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交往,形成主体结构,成为教学的动力系统,从而推动教学活动的进行;反之,如果学生与教师、学生与学生之间不协调,就会从整体上降低主体的力量,从而影响教学活动的顺利进行和教学目标的达成。 现代教学论的发展,越来越着眼于人的研究,越来越注意对“学生主体论”的改革实验。传统的“教师中心论”随着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越来越不适应未来社会的需要,特别是网络时代的到来和知识经济潮流的冲击,使传统的教育模式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因此,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成为“流行”的教学模式。课堂上师生间、同学间的交流与讨论增加了,课堂气氛也活泼、热闹多了;在一些公开课中,执教者着意让学生踊跃发言,评课者也往往以课堂气氛活跃为赞语。诚然,课堂气氛的活跃可使教与学双方的认识、思维活动有一个真正宽松的、和谐的环境。但我们却不可盲目的追求表面的热闹。就这个问题,我从“人的交往”的角度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学生是人,老师也是人,那么课堂教学就是老师和学生也即人与人之间的一次交往。我是这样来定位课堂教学的本质的。人与人的交往是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如果在教学中只有教学形式的表现而无实质性的交往发生,那么这样的教学是“假教学”。在交往的过程中,当学生渴望从教师那里获得时,教师就是主体;当教师渴望从学生那里获得时,学生就是主体。交往就意味着教师与学生都是教学过程的主体。都是具有独立人格价值的人,两者在人格上完全平等,而没有高低、强弱之分。师生关系是一种平等、理解、双向的人与人的关系。离开了交往,师生关系就只是外在的,而不能形成教育力量的真正源泉,甚至反倒成了教育的阻力。通过交往,重建人道、和谐、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这是我们提高教学效率的必要条件。 当然,任何一种交往都有互惠性,而教学过程更要体现互惠性。如果在一堂课中,学生不能从老师那里得到什么;老师也不能从学生那里体会到什么,那么这种师生间的交往是失败的。 既然教学过程定位为交往,那么老师首先是研究学生的专家,然后再去研究教材,研究怎样让学生得到更和谐更健康的发展,怎样更好的为学生服务。教师应当是充满爱心与奉献精神的。 既然交往过程中,主体不是固定的,那么学生也是主角。就必须容忍学生的“出格”(除了违纪)。在过去的课堂教学中,过分看重和强调设计的“精巧”,使教师一步步的“引导”、“启发”学生达到其所精心设计的教学目标,学生密切配合老师完成所谓的教学任务。课堂上偶尔出现“不协调”,学生的思考不在教师的设计范围内,教师首先想到的凭他的“教育机智”来处理掉。十分看重课堂的秩序、纪律,教师只关注学生对自己所教学科的学习。那么现在要同时体现教师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一堂课应由师生共同构建,可能因为相互启发而产生新的想法,合作的课堂其效果的保证是靠情景的创设,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激活思维,用发现、探究、研究的眼光去学习。 由此,我们可以发现,一名教师要和学生达到心灵上的沟通,这个老师首先要具备民主、平等的意识;然后有扎实的教育学、心理学水平,能从理论的高度去看待我们的教育及教学;再有对本学科特点的深刻认识,能将教育思想巧妙的渗透在知识的教授之中;具备高超的说话技巧,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
(三)客体——信息
    在教育的认识活动和实践中,教师与学生的共同客体是教育内容,即主体活动指向的共同对象。教师向学生提供要掌握的知识信息,该信息就是师生共同活动的对象,是英语教学的客体。英语教学是学生掌握某种语言项目的过程,这一过程由许多具体的信息传递和接收步骤构成。从信息论的观点看,在教学交际过程中存在传递、储存和处理信息的过程。师生之间、学生之间和学生自身多向传递教学信息,能发挥学生的学习潜力,既有利于学生全面深刻地理解学习内容,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独立学习和自我教育的能力,多向传递教学信息的交际形式是我们现代英语课堂教学的方向。教学的每一步骤都是输入—操作—输出。教师所输出的新语言信息要以大多数学生能理解为基矗学生接收这一信息后,为进一步理解所输入的语言信息,通过操练对该信息进行编码和转换,使输入的语言信息顺利进入记忆。英语课堂上的对子活动、小组活动的练习,使学生把新获得的语言信息的结构与功能高效率地纳入已有的稳固的知识结构中去,以备检索。课堂上模拟真实情景,学生进行对话、表演等就是语言输出。在模拟交际中,学生进一步认识到语言结构用于表达的交际价值和语言交际功能的实际意义。学生在语言输出的同时强化了所学内容,巩固了认知成果,发展了认知水平。整个英语教学过程是:教师输入信息;教师输出信息;经过变换,学生从教师和教材中输入信息;学生经过对信息的储存、变换,输出信息,这信息又反馈给教师和学生自己;教师根据学生学习的反馈信息输出评价信息。没有学生的反馈信息,教师无从评价;没有教师的评价信息反馈,学生的学习难以纠正与提高。教师通过对学生反馈信息的分析、评价得知教学的成败,看到自己的教学进度是快还是慢,内容是深还是浅,从而更进一步了解学生,深入教材,研究教法来调整教学方案,改进教学。整个英语教学就是在信息的传递和接收反复循环的交际中进行。
(四)媒体——教材
    教学媒体(Instructional Media)媒体是指承载、加工和传递信息的介质或工具。当某一媒体被用于教学目的时,则被称为教学媒体。教材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两方面活动的主要媒体,是教师教学的蓝本,学生学习的主要依据。教材的定义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教材指课堂上和课堂外教师和学生使用的所有教学材料,比如,课本、练习册、活动册、故事书、补充练习、辅导资料、自学手册、录音带、录像带、计算机光盘、复印材料、报刊杂志、广播电视节目、幻灯片、照片、卡片、教学实物等等。教师自己编写或设计的材料也可称之为教学材料。另外,计算机网络上使用的学习材料也是教学材料。总之,广义的教材不一定是装订成册或正式出版的书本。凡是有利于学习者增长知识或发展技能的材料都可称之为教材。狭义的教材就是教科书。教科书是一个课程的核心教学材料.从目前来看,教科书除了学生用书以外,几乎无一例外地配有教师用书,很多还配有练习册、活动册以及配套读物、挂图、卡片、音像带等。教学要达到“四会”在质和量上的基本要求,选择什么样的教学媒体取决于教学内容的特点。教师对教学媒体处理的系统化体现在注意各语言要点之间的联系,防止支离破碎,避免相互干扰或机械重复。教师对教材网络化处理要突出语言知识和技能的联络点,使整个教学以一种网络式来表示。教材网络化有利于充分发挥学习的整合作用,利于学生稳定的心理结构的形成,便于教师与学生检验、发现以往学习中的断裂带与断裂点,了解今后的发展带与发展点。教师还要使教学活动程序化,分析教材教学内容,确定教学步骤、顺序以及内容与交际方式,考虑学生特有的学习规律,使教学活动有序有效地开展起来。总之,教师充分利用教材这一教学媒体,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程序,确定师生双方在不同的教学时间内做什么或怎么做,达到教学的最佳效果。
(五)如何开展交际原则在课堂中的运用
要使英语课堂交互活动真正符合学生的实际需要,符合教学目标的需要,产生良好的教学效果,语言教师可以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有益的尝试。
  1. 积极营造和谐的交互情境
  和谐的交互情境是实施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基础。首先,老师要给学生,同时也给自己营造平等、合作的教学气氛。其次,教师要给学生一份爱心,要善于理解学生。最后,教师要给学生一定程度的自由活动的时间和空间。
  2. 明确交互的要求
  英语教学需要课堂交互。课堂的一定时间应用在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语言互动上面。从学生角度来说,了解教师课上的交互意图很重要。明确交互的要求,也利于师生平等地位的确立,为学生对教师的教学时间有效监督创造条件。另外,在课堂教学的准备阶段,教师要鼓励学生参与教学设计过程,听取学生对教学交互的意见,了解学生对课堂教学交互的需要和愿望,充分发挥学生主体参与的积极性和主观能动性,课堂教学交互才有可能朝着有效交互的方向发展。
  3. 精心设计提问和问题 在英语课堂教学中,教师应该精心设计问题,并把握好提问的时机和方式,为了促使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交互,设计问题应着眼于以下几点:(1)问题应对学生有吸引力,使学生进入所创设的问题情境。(2)所提问题要形成逐级上升的序列,能吸引学生向交互的纵深发展。(3)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去思考所要回答的问题。(4)为所有的学生提供平等的回答问题的机会。此外,在提出问题后,教师还要细心观察学生的反应,对预先准备的一些问题,要根据学生的反应及时修正和完善。简言之,教师在设计问题和提问方式时,既要注意课前的充分准备,又要注意课堂的随机应变,确保交互之路畅通。
  4. 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 英语教师应切实提高对英语课堂交互重要性的认识,加强对英语课堂教学交互的研究。首先,教师应不断探究英语课堂教学的交互模式。其次,教师应加强培养学生的互动交际能力,帮助学生克服语言交际的心理障碍。教师有必要向学生传授一定的会话技巧,帮助学生把握必要的交际策略,使他们的互动交际能力有所提高。在交际英语教学课堂上,师生、生生之间也可以采取以合作者的角色来提问的方式进行互动。提问互动不仅是教师问学生问题,也可以是学生问学生、学生问教师的形式。互动的提问方式可以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的思维和想象力,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融合,提高教学效果以及学生获取语言交际的能力。教师应该尊重学生差异,尽量设置有一定梯度的问题,对于不同学生提不同难度的问题。这样,学生在回答问题时才不会轻易失去对英语学习的兴趣和动力。在学生回答结束时,教师应进行适当的评点,多用鼓励性言语,使每个学生皆有展现其优点的机会。良好的课堂互动建立在师生课堂角色的灵活转换中。这种转换不是单一的,而是融合的统一体。它推动着课堂互动高效地展开,师生、生生为着同一教学目标,互相配合,团结合作,共同完成教育教学活动。
    除此之外,教师还可以从培养学生的良好学习习惯、布置实践性作业、利用网络为学习载体等方式帮助成人学生实现自己的梦想。
结语英语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是使学生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生命力的交际。
结语:语言是人类用于交际的一种工具,语言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使得学习者获得运用该语言进行交际的能力。英语教学是教师组织学生积极参与活动的过程,是使学生各种心理素质和能力得到培养和发展的过程。实质上,英语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富有生命力的交际。

(本文荣获第七届全国中小学外语教育教学科研优秀论文评选省级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徐强.交际法英语教学和考试评估[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0.
[2]刘玉梅,肖肃.英语教学法:理论与实践[M].北京:国防工业出版社,2007.
[3] Paul Davies. Success in English Teaching[M]. Shanghai: 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Press, 2002.
[4] 王庆,张鸿.课堂教学中关注学生学习风格差异探析[J].西南师范大学   报,2006,(3).
[5] Frank,Steven, The everything study book. 1967.
[6] 王立非.现代外语教学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1.
[7] 胡镒明.交际法和中国英语教学[M].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