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映射》一课
编辑/作者:杨再召        发布时间:2006-03-20      阅读:4979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数学  
一、前提分析:

“映射”是人教版《数学必修1》——“对函数的进一步认识”的第三小节内容。

       本节是在学生刚学完“函数概念”及“函数的表示法”后所接触到的,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加深对函数概念的认识和了解,同时,通过将非空数集拓广到任意集合,本节课的内容也将打开学生的思维。

二、教学目标:

⑴   知识目标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结合简单的对应图示,使学生能够了解映射的概念及表示方法,了解象、原象的概念。

⑵   能力目标

培养观察、类比分析及归纳总结的能力。

⑶   情感目标

使学生能始终以饱满、热烈、欢快的情绪进行学习,力求整个教学过程在师生互动及生生互动中态势相济、收放自如。

三、教学重难点及解决办法:

⑴   重点:  了解映射的概念;

解决办法: 结合简单的对应图示及和函数的定义进行比较,了解映射的概念。

⑵ 难点:   了解函数和映射的关系;

解决办法:  由函数的概念引入,重点强调由两个数及扩展为两个任意集合。

四、 教法与学法:  类比研究法、讲练结合法 ;

五、  教学过程:

⑴     设置情境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函数的基本概念,确定函数的定义域及判断一个表达示是否是函数的方法。如何求函数定义中的非空数集扩展到任意元素的集合,将会如何?让我们共同探讨这些问题。

    ⑵     新课的探求与研究

基础知识:

师(问题一):  能叙述一下函数的定义吗?

生:         给定两个非空数集合A和B,如果按照某个对应关系,对于A中的任何一个数x,在集合中都存在唯一确定的数f(x)与之对应,那么就把对应关系叫做定义在A上的函数,f:A→B,或y=f(x),xЄA。此时,x叫做自变量,集合A叫做函数的定义域,集合叫做函数的值域,习惯上我们称y是x的函数。

探求与研究:

1)      学生自己阅读:

师:现在自己花10分钟的时间阅读P36页。(学生都在认真的阅读,有少数同学还在做记录)

2)      老师引导,学生自己归纳。

师:看完数以后,大家都知道映射、象及原象的定义(板书在黑板)啦,请思考一个问题:函数与映射有什么区别?可以互相讨论。

生:(主动回答问题)

        函数是定义在两个非空数集上的,而映射是定义在两个任意集合上的;定义的范围扩大了。

对于对应法则,函数和映射的判断标准是相同的。

(大部分的同学都能总结出来,只是语言表述不太专业,有待加强;课堂气氛比较活跃。)

讲练结合:

师:非常好,那么请观察下列的对应关系,哪些是映射?    

A    开平方      B           A     平方   B

3

­--3

2

--2

1

--1

--



9



4



1

3

­--3

2

--2

1

--1

--



9



4



1

                                      

        

         ⑴                            ⑵



30



45

60



90



1 ∕2



√2∕2

√3∕2



1

1



2



3



  1

2

3

4

5

6





  a



b



c



  x



y



z

a



b



c

  m



n



r

s

A  求正弦     B             A    乘以2       B

    









⑶                             ⑷  

A                B               A             B











⑸                              ⑹



生:  ⑵、⑶、⑷是映射,满足映射的定义。(强调在判段过程中定义的使用。)

师:  非常好,那么请问,各集合里面哪些元素是象?哪些是原象?这三种对应关系中哪种是一一映射?它有怎样的特征?

生:(省略)⑶是一一映射。它有以下特征:(P37省略)(只有近百分之60的学生总结出来,另一部分的学生在老师的讲解下才能理解。)

⑶   小结

让学生小结本节内容然后予以补充,整理

⑷   思考与作业

思考:在具体的研究过程中,我们怎样将实际生活中非数集的问题转为数集的问题,利用函数来解决呢?

作业: 略

六、课后反思: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调动学生的激情并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而兴趣却是最好的老师。怎样上好数学课?不仅在于教材的安排上,还在于怎样让学生主动积极的参与老师的课堂活动中。我认为这堂课优缺点有以下几点:

优点:  ⑴  在设置情境中,利用启发式原则,采用质疑启发的方式,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和学习兴趣;

⑵  将新旧知识有机的结合起来为学习新知识作铺垫。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培养他们独立思考的学习习惯,和阅读的能力。在学生自己阅读过程中要注意观察学生的行为,以期达到师生互动的教学效果;

⑶  在学生思考或互相讨论的过程中要注意深入学生,及时给予适时的点拔,让不同的学生达到自己的“最近发展区”,真正地做到因材施教;

⑷  讲练结合,通过例题的扩展,让学生自己归纳出映射的类型和一一映射的定义,培养学生仔细观察、归纳总结的能力。

缺点: ⑴  时间安排不太理想。导入的时间太长,在讲解例子的时间又不是很充裕,导致讲解的不够详细和深入;

⑵  例子的设计不够好,在听取了其他几位老师的评课中,若能将单射、,满射等结合起来,并进行分类可能会好一些;

⑶  本人在上课的时候,眼神用的不是很好,没能给学生及时的鼓励、赞许等暗示,并且语速有些快。

教育的目的在于让学生学会学习。教学活动是教与学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中,教起到引导的作用,学是关键,学是中心,学是目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紧紧抓住学这个中心,“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在本堂课中我努力贯彻阅读法,观察法,类比讨论分析法及讲练结合法。突出了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地位,注重培养学生自学的能力。总而言之,通过课后对学生的结果抽查结果,我本人认为这堂课是比较成功的。

                                                        2006-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