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教学中的多元思维
编辑/作者:黎小玫        发布时间:2011-03-08      阅读:4599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琵琶行》教学案例分析

背景与设想
近年来,陆续问世的语文教材中古诗文所占比例明显提高,古诗文教学成为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受到前所未有的重视,然而在教学实施中仍有存在急功近利,陈旧呆板的教学方法,教师为考而教,学生为考而学,如此仅靠诗文量的增加是难以获得有效的知识,实现教改目标。朱熹说:“事必有法,然后可成。”古诗文教学要让学生掌握一定的鉴赏方法,其诗也有“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古诗文教学也应该引进“源头活水”,才能展示独特的魅力,放射出绚丽的光彩。
教学内容
本文选自人教版语文必修③第二单元,本文思想意境丰富深远。
案例描述
(疏通文意以后让学生更好的进入文本,鉴赏诗文)
师:自古以来,日月山川就是文人墨客笔下的宠物,尤其在多愁善感的诗人眼中,更是充满无限情思,诗人往往将客观的自然景物与自身的主观情感融为一体,创造出无以伦比的美的意境。白居易的《琵琶行》,诗中情感之切,与诗中艺术氛围的营造是分不开的。那么诗人在特定的环境借助什么样的景物,对艺术氛围进行了渲染?
生:月光。
师:那“月光”又是如何渲染出诗的意境?
生:(沉默)
师:我们可否借助所学过的诗中对月光的描写来理解?
生:李白的《静夜思》中,“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明月”引发作者的思乡之情。我想《琵琶行》的月光也是诱发诗人情感的景物。
师:文中如何写“月”?
生:“别时茫茫江浸月”,夜色苍茫的江面上倒映着同样朦胧的月,有种沉郁凄清的感觉。
生:这一句与“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朦胧的夜色,瑟瑟秋风,所以勾起了作者“醉不成欢惨将别”的愁绪。
师:由此我们可以想到一些诗句——
生:柳永《雨霖铃》的“多情自古伤离别,更难堪冷落清秋节”。
生:李白也有与月“对饮成三人”。
师:很好,大家把握了作者情感,还学会了比较阅读。但文中作者除了有离愁别恨,还有什么样的情感吗?
生:有,前面老师说过作者这个时候政治失意被贬江州,沦落天涯,再加上与友人分别,更显悲哀凄凉。
师:是的“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惆怅,此时只有这一轮孤月才最懂作者的心思。到这里,我想大家可以回答这个问题了,文中借月——
生:(齐)写愁。
师:这首诗学习到这里并未结束,学习鉴赏文章大家对一个问题应求多解。也就是文中月的作用除了写愁,是否还有别的?
生:我谈谈自己的看法,在琵琶女的一曲结束后,作者写了“东船西舫悄无言,唯见江心秋月白”,写在场的听众都屏息沉浸在美妙的琴声中,这里用“月”反衬寂静的环境。
生:我同意,正如文中的“此时无声胜有声”。
生:我想诗人也在这琴声中,心灵得到片刻的解脱。
生:老师我想回答你之前的问题,就是“月”在文中除了“写愁”之外还有另一个作用,是“借月衬静”。
师:非常好,我想大家找到了鉴赏诗歌的一些方法。那么,我们知道是否也有诗句也是运用了这样的方法呢?
生:有,王维的“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师:可否给大家描述一下。
生:好,清幽明静的月光下,清泉从石上流过,发出淙淙的声音,更反衬出山的宁静。
生:我也有,“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也是以月写静的。
师:说得好,这些都是古人以月写静的好诗句,那么我们前面的问题还可以继续探讨下去吗?
生:(不约而同的)可以
师:我认为《琵琶行》这首叙事诗,塑造了两个人物形象,一个是琵琶女,另一个是诗人,他们两个虽说命运不同,却遭遇相似,都非常的悲惨,“同是天涯沦落人”。文中写月色的朦胧、惨淡,在美术中叫冷色调,营造一种凄凉哀怨的氛围,与他们的身世相符合,所以我认为文中借月写悲。
生:(掌声)
师:我代表同学感谢你的精彩解说。哪位同学能更细致、深入的解释这两个同病相怜人的“相似遭遇”?
生:作者与琵琶女,一个曾是著名诗人,一个是绝代佳人;一个怀才不遇,一个年老体衰;一个被贬“卧病”,一个如弃妇在江边独守空船。
生:相似的经历,使他们产生强烈的共鸣,才发出了“同是天涯沦落人,相逢何必曾相识”的感叹。
师:这两位同学的回答很精炼又确切。这种情感是“愁”的升华。鉴赏文章我们要“钻进去”,但还要“走出来”,《琵琶行》中我们所概括出来的,且当它是三个艺术境界——或许大家在再次阅读中又会生成全新的解读方式——这三个艺术境界之间不是孤立的,他们与作者的情感为主线,贯穿起来,使全诗的情感含蓄而深沉,意境深远,给人美不胜收的艺术享受。
谢谢大家这堂课的积极参与。课后请大家对任一诗文鉴赏其艺术境界。
课后反思
以往对诗歌的课堂教学,仅注重词句的疏通,学生往往会陷入“一听二背”的传统学习模式中。我认为应在课堂上让学生感觉到诗歌学习的意趣,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解读能力与鉴赏水平。在《琵琶行》的教学中,我收获如下:
第一、整个教学过程中,我认为成功的地方,是我注重教学的动态过程,捕捉学生思维的闪光点,交给学生解决问题的钥匙,帮助学生深入鉴赏课文,培养了学生多元的思维能力,正如某教育家所言:“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唤醒、激励和鼓舞。”“教是为了不教”,答案不是最重要的,掌握学习技能才是最关键的。
第二、我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了学生,把思维的过程还给了学生,问题在老师的点拔与学生的共同探讨中得以解决,正所谓:“石本无火,相击而生灵光。”我想学生的思维火花在课堂上留下的不是句号,而是省略号。
第三、意外收获:依照惯例,我要求学生回去完成周记,在本周周记,意外的看到某同学记录本课:“上了这堂课我觉得收获很大,我根据意境将以往学的诗歌连成了线,接成了网,我还理解了一些精典的诗句,更重要的是我知道该怎样鉴赏诗歌,虽然我没有回答问题,但我学会了记录同学精彩的发言,这是我最大的进步。我想下一次我会争取发言。”我一直在思考这样的问题“学生喜欢什么样的课堂?”是热烈的分组讨论、表演……一味追求场面?我想一堂语文课就该有应有的语文味,学有所得才是根本。
当然在这个教学环节中,也存在一些不足,如回答问题的同学仅是一部分,我没能够完全听取同学的观点,但我想若能在部分同学的回答中,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引发其他同学思维火花,也不失为一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