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教材文章的阅读,如果按照传统的教法,逐节逐章的讲解,师生互动是不理想的。这学期我逐渐意识到教无定法,学无定式,阅读教学更无普遍适应的模式常规。高一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思辨能力,对于文章他们能够提出个人的见解和观点,教师应当鼓励他们发表自己的看法,而不是每篇文章都给出一种单一的理解答案,应当倡导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本学期我在这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实践。
一、突击重点,即对文本的重点出重拳,用重力,聚众智。如《荷塘月色》“语言技巧”是学习重点,作者乃散文大家,运用语言得心应手,恰到好处,其技巧究竟“巧”在何处,学生研习文本可以得出,一是比喻,二是通感,三是叠词。比如写月光下荷花的姿态,不同文化素养的学生就可能产生各自不同的理解,但又会有大致相同的审美趣味。作者连用三个比喻句形容或“袅娜”或“羞涩”的荷花,“正如一粒粒的明珠,又如碧天里的星星,又如刚出浴的美人”,素淡朦胧的月光下,荷花忽隐忽现,忽明忽暗,茂密的荷叶如深邃的蓝天,稀疏点缀的荷花寥若晨星,荷花纤尘不染,纯净无瑕,仿佛美人出浴,雅致清新,光洁素净,其情真,其意深,其境美,其词丽,令人遐思无穷,浮想联翩。
二、敢于质疑。一篇文章造成可疑之点的因素很多,或是文本本身的隐晦艰涩,或是传统解说的已成定论,或是专家学者的个人识见。直面文本,在疑点处生疑,在“山重水复疑无路”之中往往会出现“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观。比如《杜鹃枝上杜鹃啼》,我提出了这样一个问题给学生讨论:文题给人的是惆怅之感呢,还是欣喜之感?学生就此展开讨论,我记录了同学们的精彩辨析:
学生甲:感觉是个体生命独有的。见花落泪,宠辱不惊,每个人的心理承受力不一样,对客体外物倾注的感情浓度也不一样。杜鹃鸟在繁花似锦的杜鹃枝上鸣啼,是事物的客观存在,如果硬要说有什么感觉的话,不同心境时,体验自会迥异,高兴时见河水哗哗流淌,好像是在欢笑:悲哀时,闻哗哗流动的水声,好像是在哭泣,这里很难界定是“惆怅”还是“欣喜”。
学生乙:这是“移情”,人的主观感情投射到某种外物上,由外显的情感标示内心发展的轨迹。联系上一句话:“诉尽春愁春不管,杜鹃枝上杜鹃啼”,初春的季节,春走了,杜鹃苦苦悲啼,也留春不驻,惜春之情油然而生,“春”象征着生命,美好,生机,美好东西的流逝,人们总禁不住悲哀、怜悯,这里传达出的正是“惆怅之感”。
学生丙:乙讲的有道理。花开花落,云舒云卷,虽然是自然现象,但由于审美心理和思维定势的惯性作用,加之长期的文化积淀而最终形成的文化传承,已深深烙印在人们的大脑里,如杜鹃,在中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几乎是“悲哀”的代名词了,早已成为一种“杜鹃情结”,更何况在春去之时,恋春之情伤春之景可触目可惊心,因而哀伤之思,惆怅之感就会相伴而生。
通过这个案例的分析,我感到这个学期我的收获不小,这些方式都是我以前的教学中没有采取过的,事实证明它们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受到学生的欢迎。通过这些方式,不仅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得到激发,同时也使他们的语文能力得到了相当的提高。对此我感到非常欣喜,在高二下学期的语文教学过程中我还将不断努力,将这些新的教学方式加以完善,使学生的语文水平不断进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