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感态度试体验――“情感态度”的新课程理论在古诗鉴赏教学中的运用
编辑/作者:何杰        发布时间:2006-03-20      阅读:5741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背景描述】2005年七月下旬,′06届高三年级提前上课。八月下旬,举行第一次月考。休整一周后,新学期开始了!上课之前,我们那大中学的老师一直都在学习新课程理论,我也一同学习。培训与接受培训的老师都很愿意接触一整套新的理论,而常常言于口中的是“新课标”、“三维目标”(或“三维”),等等。我的浅识是:新的课程标准不再仅仅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结果,而是开始关注学习的过程、方法以及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方面的问题。而“三维目标”作为一种理念其应该贯穿于整个课程目标。培训之余,我又翻翻许多语文教学刊物,觉得我们语文老师开始自觉地将自己的教学化于“三维”,成文介绍经验颇多,把字词句的理解和运用作为知识和能力目标、把对课文的阅读理解当作过程和方法目标――知识技能扎扎实实、过程方法热热闹闹,但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平平淡淡,而且篇数、篇幅、命题、集中等之量少、淡、低。我又联想到放暑假前听了咱们语文组几位老师的课,其所用的文本应该说不乏“情感态度”因素(因为他们使用的都是散文,而且是叙议性、抒情性的),可能种种原因,这一因素未能得以放大……我自己也假设种种情景,有困惑,有朦胧,有矛盾。与其空想,不如实践。于是乎新学期开始(2005年8月30日第一课时),以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第Ⅱ卷第四大题第12小题一首宋诗(王安石《北陂杏花》:“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为文本,借讲评试卷实践实践、体验体验。

【教学过程】

(一)教学设计:1、理念之一,“情感态度”新课程理念;

                    理念之二,文艺欣赏心理学;

                    理念之三,高考古诗鉴赏题解答准确的意识。

                 2、体验目的,“情感态度”是:

                    1文本本身的思想内容的“情感态度”?

                    2学习这个文本、研究解决这个文本某问题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3、主导思想:就文本所设定的问题[(1)诗中有两组寓意对立的词语,这两组词语是“       ”和“       ”;“       ”和“      ”。

       (2)有人说,这首诗前后感情色彩不一致,请结合诗人此时的经历

              谈谈你的看法:                                          。]

              顺其自然,自然生成。

(二)教学实施:(承第四大题第11小题文言文翻译而来)

      师:阅读了文言文,答了翻译题,再看古代的另一种体裁:诗。换一种阅读方式:欣赏欣赏。怎样解答这种鉴赏题?一般的程序、方法是什么?

      生:输入画面―→补充画面―→输出画面。

      师:输入怎样变成画面?―――高燕同学(313班,下同),您说呢?

      高燕:诗句文字本身有很多形象,读了,在脑海里想象成画面。

      师:对!是一种心理活动。想当一回王安石这样的诗人吗,描叙这样美的春景?

      生:不想当!(笑―――)

                                       1

    师:为什么?―――郑艳艳同学,您说呢?

郑艳艳:因为王安石变法失败了,以后就是一个“贬官”,可能没机会继续他的事业。

师:(微笑对望,点头赞许)―――您怎么知道?

郑艳艳:根据诗下注解,我猜想他的遭遇应该是这样的……

师:喝!您是利用了“边缘”信息,又补充了画面。很好!那―――诗人为什么还在欣赏这春杏春水春山坡的春景呢?(环视群体,示意请郑艳艳同学坐下)―――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前两句诗吧!

生:“‘一陂春水绕花身,花影妖娆各占春。’”

师:柔情是水,水映陂花。哪位同学不当官了,当一回诗人―――描叙这两句诗描绘的画面?

羊壮年:我――来――也:一面北坡下,流水绕花身。花在岸上艳,水影春一边。

师:真是当代的王安石也!对了――能把“身”字改为“前”岂不押韵?以诗一样的句子描叙也有另一番韵味。这是实景,下两句是吗!

生:(思考一会儿)不是吧,老师?

师:为什么?―――

陈淑媛:第三句开头一字“纵”,是“纵使”的意思,表示:就是杏花被春风刮落下地,也绝对胜过南陌碾烂的尘土。

师;是啊,不在当时当地当景,而是假设,虚实相生了。但,王安石怎么会冒出这两句

       来?不会无缘无故吧?―――我们再看看注解,了解背景信息,结合(1)题里的

        关键的提示语(方法与技巧),如何?

   生:(议论,讨论。教师参与;一学生说)老师,古代诗论不是说过“诗贵言志”吗,像

      王安石城府(不妥)那么深的诗人不会滥于抒情的(师生笑……)

   师:是啊,“曲达”是中国古代诗人喜爱的传统手段,以情驭景、借景抒情就是其中之一,

      “一切景语皆情语”。这样,这首诗的鉴赏答案就好作了―――“输出画面”即表达:

        请同学们 对准题目作答―――

   生:(题目见“3、主导思想”“[  ]”处,此略;学生动笔作答,答案大致如此:(1)题:春风――南陌;雪――尘。(2)题:前面两句写杏花傍水开放,妖娆多姿,诗人赏花时淡泊闲适之情怀;后面两句含愤怨,不免带有几分的悲壮的色彩,抒写了宁折不弯的高洁志向。)

   师:同学们能就以上的实景进行确认,并能筛选出寓意对立的名词、彼时彼地之情语整合成句鉴赏,确实也是一种思想感情历炼的难能可贵的过程。不是诗人,胜过诗人!想想一下,我们执着于某一目标或专注于某一事,但是事与愿违之时,您的感受如何?老师我考过两回高级。执意第一回考中然而却名落孙山,我内心痛苦极了!我回到学校,依然是个一级教师,我的学生叫我“何老师”,您说,我怎样一个表情?强颜欢笑―――外表平静,内心痛苦!放弃?不!我第一要上课,第二要反思,第三要学习……第二回我考上了。你们呢,一帆风顺?万事如意?旗开得胜?马到成功?

   生:惨啦,老师!

   师:怎么一个“惨”字了得?

   生:(甲)像写作积累的材料,看了,记了,想了,试了,“感觉不错”,可一考试写作,理不出,“剪还乱”,苦恼也!

      (乙)像做第一卷的客观选择题,压缩到两个选项,欣喜一番,再一选,又错了!明明选这个,又偏偏把它擦掉,心理闹鬼。(笑―――)

                                      2

      (丙)像现在的古诗鉴赏,知其意义,“自我欣赏”,动笔一表达,发现答案原来是“外行人说内行话―――SANMAN,要么是外星人的话。”(笑―――)

       ……   ……

   师;非常感谢你们真情实感的流露,让我了解你们的难处,更好地调整我的做法,和你们共度难关!其实你们所经历的和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相类似,是一种历炼,一种体验。痛定思痛,藐视困苦,寻求对策,立志笃行!我很欣赏王安石这首诗的最后两句,因为它抒写了诗人宁折不弯的高洁的志向!请让我们一起来朗诵这两句诗吧―――

   生:“‘纵被春风吹作雪,绝胜南陌碾成尘’”!

       ……   ……

                                                    

  【教后反思】以上的“〖教学过程〗”是我有意就“三维目标”之一“情感态度”这一新课程理论的部分内容进行实践的原始记录,是课堂教学的实况。这一个过程不作任何的修饰,只在文字上作贴切的选择,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其中目的不言而喻,就是看看“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新课程目标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当中是否能实现,或者在教学实践当中是否变形走样;“情感态度”是不是教材等教学资源本身所蕴涵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因素,是不是学习教材文本、研究解决这个文本某问题时学生所表现出来的那种“情感态度”的东西。等等。

       对照以上所述的目的,我想在这 几个方面作一些思考:

       第一、“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目标可以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就宋代著名诗人王安石的

           《北陂杏花》这首七绝诗来说,有较大的“学生的学习目标的达成度”(《全

            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教师读本》P60)。诗本身的构件是景物、氛围

            的名词,从文艺欣赏学来说它们就是“意象”。所谓“意”者,就是诗人的

           主观情感意识的东西;所谓“象”者,就是诗人主观以外的客体,即物象。

            中国古代的艺术不以写实为主,而是以写意为主,物为意所用。王安石之所

              以选择“春风――南陌;雪――尘”两对“反义词”是寄托了他的爱增、好

              恶。至于后两句说是虚景,但也委婉的表达了诗人的自信意念和悲壮的情怀。

              通过欣赏的手段,使学生和这诗文本进行对话,让健康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影响和熏陶,从而达成这一目标。即使不是这种特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

              也能达成。因为这诗所描叙的景象妖娆多姿,审美效果使人进入“模糊美学”

              的愉悦境地―――这就是上述所谓的“变形走样”。至于“淡泊”、“闲适”、

              “愤怨”、“悲壮”、“志向”等特定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取决于这首诗的

              文本、取决于此时此地的王安石此人。变法失败,年入垂迈,大业未成,胸怀大志者,哪有无动于衷?哪有不发泄之理?至于表达方式,那是艺术的问题了。

       第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精神意识的东西应该是教学资源(例如教材)本身含有的。客观世界,选择说明、介绍、解释的载体,原原本本才是科学的态度,这就是所谓的“实事求是”。辩证唯物主义、马克思主义和毛泽东思想都这样认为,“物质第一”、“物质决定意识”。所以文本本身没有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你硬要塞进去,这叫做“先入为主”、“牵强附会”、“故作多情”,说得正规一些就是“唯心主义”。假如王安石不是那时那地那事引发思想情绪的涌动,他是不会那样地选择山坡、春水、杏花、雪、南陌和尘来表达的,这是艺术用意的问题。朱自清先生有一篇散文叫做《春》,写春来时用了一

                                          3

             经典句:“小草偷偷地从土里钻出来”。河南教育学院中文系教授张聪慧老师,

对一位老师就这句经典名言引导阅读欣赏这一环节,作出了这样的评价:“在这段教学中,教师显然在对词‘钻’、‘偷偷地’的教学中,通过引导学生展开联想和想象,认识小草生长的劲头,领悟小草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品质,领悟小草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精神。”这里头的“小草”是生命世界的一个微小的客体,无所谓的“劲头”、“默默无闻、不哗众取宠的品质”、“不怕困难挫折、顽强进取的精神”之类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生命世界的植物随时机而生息。但,不要忘了,这散文如诗的文本使它人格化,用了拟人的修辞手法,也就使它赋予人文精神了。承载了“情感态度价值观”,我们才能挖掘、开发。否则,教学就不客观、科学,教学就胡作非为,成为“无本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情感态度价值观”等精神意思的东西是教学资源(教材)本身含有的。至于培养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形成,这是教学艺术手段的问题,在此不论。

       第三、“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思想意识的因素,不应属于学习文本、研究解决文本某问题时所体现出来的因素。因为这是一个理论的两方面的用途,或者说是多方面的用途。用在做事,你是不是热爱或者冷漠、你是不是积极或消极、你是不是认为做这事有没有用,你做了,就不存在“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问题,所以说“行动是思想的标志”。剩下的问题是你做的那件事本身有没有“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内容。这样说来,一是做事的态度之类的问题,二是有无态度之类的问题。显然是两码事。对一个学生主体来说,接受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前提。不接受了,什么教育资源、教育手段都失去了用的意义。问题是接受了,用什么去影响他、改造他、培养他,让他按照我们的理想去塑造,成为我们有用的人。就我教学的那首诗,其事就是“鉴赏”,对阅读来说它是一种手段。通过这种手段去挖掘诗里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的精神因素,开发人文精神,从而熏陶他们的心灵。但是,这首诗首先要有“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东西,因此教育资源、文本的因素。2005年的高考语文卷,所考的考生都得动笔去做,做什么内容的题目呢?这年的试卷主题只有一个:和谐!太妙了,试卷文本承载它,四大块阅读题或显或隐地体现、“语言表达”

             和作文也如此。“和谐”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一类的富于中国美好传统特色的理念。考生就得接触它,接受它的影响。当然得用“和谐”的态度去表达“和谐”的内容,这样你才获得高分。就这一点来说,“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一理论在2005年的高考语文卷中得到两方面的用途!

       第四、存在的问题:

             1、我没有系统地学过新课程的理论,在运用时我自然感觉到一种概念化的演绎,在上王安石的那首诗歌时明显暴露了这理论运用得不自然的窘况。

             2、在教学的常态中,教师本人没有刻意地追求“情感态度价值观”之类的目标的时候,是否会自然生成这目标的结果?我在教同学们鉴赏王安石那首诗歌的时候,我是有意设计和实施的,自然或多或少地呈现。

             3、教学过程中、考试中,设计问题的用语是否能用有关“情感态度价值观”

             之类的词语、暗示语?高考语文试题,内容可以确定“情感态度价值观”,

              但是,其考查方式将如何呈现?

              ……  我想我应该去思考、解决吧。

                                                  2006年1月9日写于松涛南1幢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