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把“错误”变成课堂教学资源——《故都的秋》教学案例分析
编辑/作者:符瀚水        发布时间:2006-03-17      阅读:5248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一、背景与主题

    新课标指出,教学过程是师生多向,开放和动态的对话,交流过程.教学活动是一种双边和多边活动。因此,教学过程中要营造一个民主、和谐、自由、安全的教学环境,特别是在进行教学活动中遇到突发事件时,这点至关重要。我在2005年10月份被分配到那大中学,学校安排我上高一年级的语文课。授课过程中,我认真贯彻新课标的教学理念,然而,在高一(19)班上《故都的秋》这课时,我遇到了一个突发事件,那么怎么办呢?我因势利导,把错误变成了课堂资源。这就是我们所追求的课堂现场的教学生成。下面是《故都的秋》的教学片断。      

二、教学过程

(师――导语)“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这是杜甫常为异乡客,触景生情,悲秋怀愁绪而写下的诗句。是的,大千世界,山川草木本无情,但是,由于文人墨客睹物思人,寓情于景,于是,便产生“晓来谁染霜林醉,总是离人泪”的凄美。这种情景交融、物我合一是许多散文大家所追求的意境。今天,我们来赏析一篇这样一篇美文――《故都的秋》。作者:现代小说家、散文家郁达夫。
(师)看文章标题,指出中心语是什么?本文的写作重点是什么?
(生)秋,故都特有的秋色。

(师)大家看标题,“故都”两字指明描写的地点,含有深切的眷念之意,也暗含着一种文化底蕴,“秋”字确定描写的内容,与“故都”结合在一起暗含着自然景观与人文景观相融合的一种境界。
(师)快速阅读全文,明确故都的秋有何特色?
(生)第一段。“北国的秋却特别的来得清,来得静,来得悲凉”是文眼,概括了故都秋的特色。

(师)这些特色的描写集中在哪些段落?
(生)3至11段是集中描写特色的段落。
(师)朗读3—11段,附带任务:1、圈出文中呈现色彩的词语。2、标出文中传递声音的事物的名称。请大家随朗诵者一道去神游故都,观秋色,闻秋声,品秋味。(语调要低沉舒缓,渲染出“清”“静”“悲凉”的气氛)
(生)诵读。
(师)请说出呈现出色彩的词语。
(生)芦花、柳影、夜月、青天、蓝朵、落蕊、枣子|还有“青布单衣”
(师)由物及人,视野更开阔,找得好。我们来看这些呈现色彩,从色彩的冷暖看,这些色彩多属于――
(生)冷色。故都的秋集中了黑白蓝灰等多种冷色调。
(师)那么,这种色调会给人什么样的感觉?
(生1)冷清,孤独。

(生2)寂寞、凄凉。
(师)好!故都的秋色是这样的冷清,故都的秋声呢?
(生1)鸽飞声、蝉声、风雨声、问答声……

(生2)还有清扫落蕊的声音 。
(师)让我们集中听听作者笔下的秋蝉的鸣叫,看看会引起怎样的感受?
(学生讨论)
(师小结)在我国的古典文学作品中,蝉多是哀怨、忧伤、忧愁的象征,如《雨霖铃》中的起句便是“寒蝉凄切,对长亭晚,骤雨初歇”,那凄切的寒蝉已令人柔肠寸断,蝉声更令人备感冷清。那么在《荷塘月色》的蝉声是衬托出环境的静寂,在故都家家户户都有蝉鸣,秋蝉的衰弱的残声,渲染的那种冷清、寂寞的氛围。

(师)写这么多声音,有没有人声鼎沸、热闹非凡的场面呢?为什么?
(生1)无,作者是以动(声)衬静,以声音反衬了故都的寂静。这正达到了王籍诗“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艺术效果。

(生2)王维的诗歌《鹿柴》也有这种艺术境界,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这里以夕照和“人声衬托深山的幽、静、空。
(师)作者绘声绘色为我们描绘了几幅秋光图?请概括。
(生)五幅。有:静对蓝朵、落蕊轻扫、秋蝉残鸣、闲人话秋、秋果将熟。
(师)假如你就是流浪在外面的人,面对如此五幅秋光图,你的心头会油然而生一种什么感觉?
(生)悲凉,清静……
(师)我们学习到这里,让我们不禁想起了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齐背:
(师生)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师)那个同学说说,这首小令的意境美。

(生1)这首小令是写羁旅天涯的人孤独无助。

(生2)老师他说不对,应该是这样理解,一只乌鸦被打昏在树上,古道上没有草给马吃,只能喝西北风,人没有东西吃,以致断肠在天涯。

(学生笑,教室沸腾起来,并且起哄声响起)

(面对这种突发事件,我保持冷静,我没有否认这位同学的答案,也没有肯定)

(师)这位同学这样理解,是不是也有一种孤独无助,凄凉的气氛呢?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的内容来讨论。

(生)是有这种气氛,但是这样理解不对。

(学生热烈讨论,并且纠正错误,这位同学也积极参与到讨论中来,课堂气氛十分活跃)

……

(师小结)这短短的28个字就勾勒出一幅秋野夕照图,特别是前三句不以动词作中介,而连用九个名词沟绘出九组剪影响,交相叠映,创造出苍凉萧瑟的意境,映衬出羁旅天涯茫然无依的孤独与彷徨,全曲景中含情,情自景生,情景交融,隽永含蕴。
(师)本文虽然没有用古典诗词那样凝炼的语言,却以细腻的笔触传递出故都的秋所特有的。极富个性色彩的韵味。让我们再品读一回3至11段。(注意语速舒缓,语调低沉,力求用声音传递出清、净、悲凉的秋味)

(生)读。
(师)文章的标题为《故都的秋》,可第二段与倒数第二段却写了南国的秋,为什么?
(生讨论)作者借南国的秋的温、润、慢,通过对比突出了北国之秋的清、静、悲凉是南国之秋所无法比拟的,从而,突出作者对它的热爱之情。
……

三、反思与启示

这节课我注重进行欣赏性阅读,体味本文紧扣“清”“静”“悲凉”着笔,以情驭景,以景显情,情景浑然一体的写法,并在这基础上进行拓展,用有关于“秋”的诗词来理解课文,尝试研究性学习,实施教学互动,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想不到课堂当中发生了意外事件。但我能冷静应变,把“坏事”变成“好事”,使课堂变得更加活跃,更加充满生机。我想,在教学中,我们要善于引导,善于启发,那么课堂将会充满活力。在这节课中,我受益匪浅。

在这节课中我得到了下面的启示:

   (1)因势利导,把错误变成课堂教学资源。在学生学习的过程中,对文本理解的正确与错误都是正常的,“课堂应该是充许学生出错的地方”,学生出现错误并不全是坏事,关键是教师如何用好这“错误”所带来的契机,赋予它特有的价值,为我所用。当学生出现错误时,教师要有耐心,要让学生的错误成为一种教学中难得的资源。并加以利用,并给予正确的引导,在这节课中,这位同学对马致远的这首小令理解有错,我们不能加以训斥,而要加以引导。使他能回到正确的轨道上来,并交给其他同学讨论,并引导他发现问题,自我改正,把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其生成正确的认识,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这样才能使他们的理解趋于正确、深入、全面以体现良好的动态的生成教学。

    (2)在这节课中,我体会到了由知识性课堂走向生命性课堂的重要性。新课标指出:课堂教学不仅是传授知识的过程,而是更应该是师生共同建构知识的过程,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是一个“学生工同体”中的合作伙伴。教师是“首席伙伴”是“导”的主体,不再是知识的权威,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学”的主体,不再是被动的受体,师生两个“主体”在课堂教学中共同探究知识建构知识。现代教学论认为,把教学提升到生命层次,使课堂教学过程成为生命被激活,被发现、被欣赏、被丰富、被尊重的过程成为生命的自我发现,自我生成,自我超越,自我升华的过程,这是现代课堂教学的最高境界。在这节课中,如果我一下子否认了这位同学的答案,那么,整个课堂气氛就没有那么活跃,也就没有达到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也许这位同学以后也没有那么积极回答问题,这就是生命课堂的意义。

    (3)教学活动必须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确实在教学过程中,我们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与经验,尊重他的意见,使他们能对信息进行主动选择,加工处理,从而获得知识,在这节课中,我尊重学生的已有知识与经验,使他们能在自己的理解下进行知识的建构,并在轻松的气氛掌握知识,并且能发表自己的见解,从而有利于教学顺利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