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设问题 引发探索欲望
编辑/作者:谢家胜        发布时间:2006-01-10      阅读:4474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背景]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提出“根据新时期高中语文教育的任务和学生的需求,从‘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方面出发设计课程目标,但在实际的教学中,这些目标和理念并没有很好地得到贯彻,教师的备课多注重知识与理论的灌输,尤其是教学经验不足的教师,备课中对学生的审美需要、个性发展需要与成就感需要等方面考虑不周,机械地按知识、能力、德育等目标设计教案,一味地以灌输为中心组织课堂。在教学过程中,学生往往被教师牵着走,课堂较容易陷入沉闷的氛围,学生甚至厌烦语文课。学生没有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机会,因而,所谓的能力目标与德育目标很难正真实现。难道语文教学没有出路了吗?有的,关键在教师要善于用好教材,充分挖掘教材的思想主旨,巧设问题,引导学生分析探讨。

[描述]
    我在教《六国论》时,有些学生对文中观点有不同看法,我于是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用学过的历史知识分析六国破灭的原因。有的学生从六国这个角度找原因,认为不团结,没有改革或改革不彻底,国力不强,外交上失策等是六国灭亡的原因;有的从秦国的角度来考虑问题,认为秦国地理位置优越,土地肥沃,地势险要,秦国实行变法,改革彻底加上内外政策得当,最后灭掉六国,统一中国是历史的必然。我接着启发学生:这诸多原因中起主要作用的是什么?同学们通过讨论,最终明确根本的原因所在于秦国实行了比较彻底的改革,最早用封建制代替了奴隶制,顺应了历史发展的潮流,因此灭掉六国,而其他原因是次要的。

[案例分析]
    苏霍姆林斯基曾深刻地指出:“教学的特殊目的就是发展智力,培养聪明人。”语文课堂教学的多边互动,实质上就是充分调动学生思维,不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教师通过巧妙启发引导,引爆学生思维火花,培养学生深入探索、大胆质疑的学习品格。《六国论》是高中第三册的一篇课文,在给这篇课本确定难点时,人们常常笼统地说是主旨的理解,也正是因为如此,教者的解读成了课堂教学的主要手段。可一旦全由教者解读,学生只有听讲的份儿,什么主体性、对话性、探究性等等都谈不上了。我这样设计的用意是,选准了解读课文的切入点,引起了学生的兴趣和探索的欲望,又能让学生根据已有的历史知识,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解决难点;教学上,我注重过程与方法的引导,不搞唯一的结论分析,引导学生在探究原因、索求结果中窥知“全豹”,教师适时点拨使学生产生获取的快感,促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在鉴别审视哲学思想的讨论中激发创新思维、陶冶情感和确立正确的价值观,引导学生取舍。教与学和谐互进,达到教与学的完美境界。

[案例反思]
    一、教师应努力学习《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力求将新的教学理念内化,成为指导教学的思想武器。“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是语文课程的基本特点。”语文课应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使学生具有较强的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语文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为终身学习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基础。语文素养、应用能力、探究能力不是靠讲授、灌输就能形成的,教师只有全面掌握新课程的基本理念,才能有效地对教学模式进行改革。二、教学处理要善于挖掘课文蕴涵丰富的审美素材,构设符合学生兴趣特点的教学情境,注重从学生熟悉或喜闻乐见的内容切入,整合教材中具有探讨价值、能激发学生探究欲望、形成探究意识和培养创新能力的内容,围绕“过程与方法”目标增进课程与学生成长的联系,回归语文的本性。三、教学设计的核心是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探究意识,创新意识,实践“自主、合作、探究”课堂模式。重视探究过程和学习方法的指导,变教授为导学,不苟求结果的一致,建构开放又有序的语文课堂。教法与学法指导要遵循“感受、认知、思辩、探究、创新”的规律,围绕“积累整合、感受鉴赏、思考领悟、应用拓展、发现创新”的课程目标设计教学。四、教学过程力求师生“和谐”互动,采用对话式引导,在谈话中使学生感受到师生是平等的,感受到老师的信任和鼓励,使课堂效益最大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