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景说明】 新课程要求构建“双主型”的课堂教学,通过师生互动、情感交流来启动学生的求知动力,通过教师的启发、引导、组织学生进行自主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获取知识、学到方法、以展能力,最终提高学生的人文素质。本人在《雨巷》教学后,发现学生在阅读兴趣、鉴赏审美能力方面有一些可喜的变化,看来,这堂课有一些可取的地方。后来,我对这节课进行了仔细分析,发现确有在今后的教学中值得借鉴和发扬之处,现把当时的教学片段展示如下。 【教学片断】 一、感情诵读,突破重点 师:大家在早读课时都朗读过这首诗歌,谈谈你的阅读感受。 生:这是一首表达忧郁情怀的诗歌。 生:我读后觉得很凄婉。 生:冷落。 生:太寂寞了。 生:有点惆怅。 评析:自由畅谈阅读感受,让学生从整体上大略把握诗歌情感,为精读、鉴赏作准备。 师(逐一板书):同学们在阅读时都有自己的理解,很好。那么,如何根据表达的情感来处理朗读的语气、语调、和语速呢? 生:语气要低沉,语速要缓慢。 师(鼓励):照你的理解,给大家读一读,好吗?(生读)。 生:我觉得她还要读得再抒情些,再伤感些,给人一种淡淡的忧伤,如小夜曲一般,让人有无穷的想象。 师(微笑):你把这种感觉读出来。(该女生有感情地朗读后,全班报以热情的掌声) 评析:珍视学生个性化的鉴赏感受,肯定学生个性化的朗读,让他们读懂、读通、读熟,读得有情有趣,读得有津有味,既能帮助理解,又能帮助记忆。 生:我觉得她每节的最后一句在语调上处理太好,每节的语调太过于平缓,没有抑扬顿挫之感,不能体现“我”见到女郎前后的情感起伏。 师(神情振奋):哦,你的看法很有见地。说说你怎么样处理每一节的语气和语调? 生:每节起句音量压低,缓慢深情地读出第一句后,把音调越降越低,语速还要渐渐放慢,读到每节最后一句时要一词一停顿,最后一个词要拖长音调。 师(神情激动):你分析得很中肯,表述也很清楚、明确。(顿)你是否注意到这首诗押的韵? 生(全班):押ang韵 师:韵脚有…… 生(全班):长、娘、芳、徨、巷、样、怅、光、茫、郎、墙。 生(恍然大悟):我明白了!韵脚要作停顿,在音节间造成回环往复的效果。男低音表现这首词较合适。 评析:体现教师引导的作用。 师(微笑):说得太好了!(向全班)我们欢迎他有激情地诵读这首诗,好吗?(全班同学热情鼓掌) 该生模仿男低音,降低音调,酝酿感情后,很有感情地诵读。教室静悄悄的。读完后,教室足足静了两分钟才爆发热烈、持久的掌声。 评析:此时,若配上音乐,则更好;配上音乐和画面,更是锦上添花。备课时没考虑到这一点,这是一处失误。由此想到:备课要有前瞻性;教师要开发的课程资源,应是丰富多彩的。 师(激动地):你读得太棒了!能让我也试试吗?(学生高兴地点头叫好,教师仅朗读第一节,学生热烈的掌声响起) 师:谢谢鼓励,该你们了。让我也为你们喝彩,行吗?(学生有感情地自由诵读) 师:棒极了! 评析:教师转变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改变一种形式进行朗读示范,使学生感到亲切,融洽了师生感情,加上适时地对学生进行鼓励,使学生愿读,乐读,爱读,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读书的积极性。 二、鉴赏品昧,感受形象 师:大家都带着感情诵读了诗歌,你觉得这首诗向你传达怎样的情感? 生:忧愁。 生:伤感。 生:哀愁。 生:苦闷。 生:彷徨。 师(逐一板书,予以肯定):大家谈得很具体,也很独到。作者戴望舒运用哪些意象来表达这种情感?(板书:意象) 生:雨巷,油纸伞。 生:还有丁香花,像丁香一样结着愁怨的姑娘。 生:还有颓圯的篱墙、太息一般的眼光。 三、创设情境,突破难点 师:谈谈你们对这些意象的理解。(课堂上忽而安静下来,学生睁大眼睛,面面相觑,继而把视线投向我。大概这个问题不好回答。我从另一角度启发学生理解)如果把《雨巷》拍成电视散文,你是导演,你选择怎样的环境和男女抒情主人公?对主人公的服装、表情、动作和道具,你有什么要求?分组讨论。 学生神情兴奋,纷纷聚在一起热烈讨论,相互比划手势,有的作记录。活跃的场面持续了3分钟。 评析:学生的学习方式是多样的,上面有说、读,此处引入合作学习。合作学习可让学生充分利用小组的资源优势,培养团结协作精神。 生:我们这一组是这样设计镜头的:草长莺飞的江南,蒙蒙细雨中,神情落漠的男主人公穿过熙熙攘攘的人群,向镜头走近来。他走进一条小巷。小巷幽深狭长,砖头砌成的篱墙高高的,巷里很少人,很寂静,偶尔听到墙根里的蛐蛐的鸣叫声…… 师:是不是可以增加一个细节:篱墙上、墙角边、青石板路面上还有一片片…… 生:青苔。 生:男主人公似乎有满腹忧愁,他多愁善感,应当是知识分子,戴着眼镜…… 师:什么样的眼镜?是金丝镜,还是黑边镜? 生:戴着黑边眼镜。 生:像电视剧《人间四月天》里徐志摩的造型。还穿着长袍大褂,不,还是穿西装…… 生:不好,穿长袍大褂才能与幽深狭长、寂寥的雨巷这个环境相配。还要穿着黑布棉鞋,再撑着一把冷色调的油纸伞,最好是黑色的或是灰色的。男主人公从雨巷这头缓缓向那头走去,彳亍着,一个姑娘出现了。 师:给姑娘来个镜头特写。 评析:教师适时的点拨,可使学生的理解更有深度,体现教师引导者的作用。 生:姑娘从雨巷的另一端缓缓走出。像梦一般,悄无声息地越走越近。二三十年代的女孩子应穿旗袍…… 生:不好,应该穿学生服。 师:为什么? 生:旗袍太洋气,太时髦了,与雨巷凄清的气氛不相配,再说,旗袍肯定要配高跟鞋,笃笃的鞋音回荡在小巷里,破坏雨巷清幽的美;学生服最合适,既清纯,又朴素。白色斜襟上衣,蓝黑裙子,黑布鞋,再撑一把白底小蓝花的小油纸伞,和男主人公多相配。她还要再梳一条大辫子,或者,梳两根齐胸小辫子也行。(教室里再次爆发热烈掌声) 生:姑娘和年青人相向而行,小伙子始终注视着姑娘。姑娘美丽的凤眼却只注意着脚下的青石板路。走近了,姑娘面容忧郁,眼角堆愁。擦肩而过时,姑娘向小伙子投来一瞥,那目光满含丁香一样的哀怨。这目光在小伙子心中荡起阵阵涟漪。他回转身,目送姑娘远去,姑娘越走越远,最后消失在颓圯的篱墙。雨巷里,又只剩下小伙子,他又如先前一样彳亍着。他在期盼,在等待,等待一个如丁香一样的姑娘出现……(教室第三次爆发热烈的掌声) 师:老师的心情太激动了!此时此该用任何言语赞扬你们都显苍白,我只想喊一句:我为你们自豪! 四、活动体验,拓展延伸 师:我们把以上几位同学的镜头设计表演出来,好吗? 生:好! 师:你们推荐演员,准备三分钟。 一个长发修眉苗条的女生和一个面容俊朗的男生分别扮演主人公,先前朗读最好的男生旁白。表演过程没有一句台词,全用面部表情和动作传达情感。全体学生受到感染,表演时教室鸦雀无声,表演结束后报以热情的掌声。 评析:学生用生动的表演再现诗歌意境,既提升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又使学生加深了对诗歌的理解。 师:(回到先前提的问题)刚才我们通过设计电视脚本的形式,直观形象地再现一个个诗歌意象。在众多意象中,你最喜欢哪个意象?为什么? 生:我喜欢“雨巷”,它给抒情主人公创造了一个抒情氛围。 生:我喜欢“太息一般的眼光”,它让我联想到姑娘与小伙子应是天造地设的一对,两人就这样错过,没有发生故事,太令人惋惜了。 师:(点头肯定)这也就是诗歌的美学价值。 生:我喜欢“丁香”,丁香花很美,香味清新,用它来写哀愁,我还是第一次接触。 师:用丁香写愁不是始自戴望舒,早在唐朝,李商隐在《代赠》里这样用丁香抒发愁怀:“芭蕉不展丁香结,同向春风各自愁。”用春风反衬愁,用丁香花蕾象征女子的愁心,表达不能与情人相会的愁思。 生:歌星唐磊有一首歌,叫《丁香花》,旋律也很忧郁。 师:我们来合唱《丁香花》。 评析:课内学习向课外拓展,可以拓宽语文学习的途径,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树立“大语文”意识。 【教学反思】 以上是必修①第一课《诗两首·雨巷》的一个教学片断。在这一片断的教学过程中,师生变换学习角色,学生转变学习方式。老师不再是“教”,而是“导”;学生不再是一味地“听”,而是自主地学、大胆地说、积极主动地探究,学生成了课堂的主人,群体性主动参与率高,创新性思维活跃,学生真正获得了自主学习的成功乐趣。总的说来,这个教学片断体现新课程教学的三个特点。 一是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发挥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整堂课中,教师没有对课文的思想内容提出什么问题,主要是通过学生自读来读懂、理解课文,对学生个性化的鉴赏、理解予以肯定、保护。教师的指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组织学生进行语言训练,并且在训练过程中给予适当的点拨和指导。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民主意识较强,经常变换角色,作为学生的一员共同参与学习,使课堂气氛更加和谐。学生在愉快轻松的气氛中,无拘无束地表现自己的感受,大胆无忌地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见解。在言语实践中学习语言,在积极思维中发展思维,在交流表达中提高表达能力。 二是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学习是学生的自主行为。我们的教学更重要的是唤醒和激发学生主体参与学习的意识,使学生产生学习需求。因为兴趣是学生认知活动的动力,最好的学习是学生对所学内容有内在兴趣。高一学生大都喜欢朗读较简短、意味隽永的现代诗歌,而引导他们有感情地、个性化地朗读课文,正投合、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拍摄电视散文形式表现诗歌意境,更是调动了他们的想像力和生活积累,学生的内驱力被驱活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被动地学到主动地学,体现了教学艺术不止于传授本领,还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 三是让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苏霍姆林斯基说:“成功的欢乐是一种巨大的情绪力量,它可以促进儿童好好学习的愿望。请你注意,无论如何不要使这种内在力量消失。缺少这种力量,教育上的任何巧妙措施都是无济于事的。”本课例中,教者鼓励学生读、说、演,认真、细心地保护学生的个性化鉴赏,对学生的每一个观点,只要不是知识性的错误,都予以热情的表扬。表扬时,教师的表情是由衷的、专注的,语言是丰富多彩的、充满热情的。教学设计的每一个环节难易适中,让每一个学生都有参与的可能,让每一个学生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教学过程不仅面向全体学生,而且让每一个学生都获得成功的喜悦。 四是开发利用课程资源,让学生在实践中用语文。教师是课程资源的开发者和利用者。自然、社会、人生方面的语文课程资源,具体形象,生动活泼,开发这样的资源,可以为学生“创造语文实践的环境”。本课例中,教师结合学生的兴趣需求和生活经验,引导学生设计电视脚本和合唱《丁香花》。这两个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学生感受语文与社会生活的密切联系,不但拓宽语文学习的空间,而且,学生在实际锻炼中,又提高了口头与书面表达能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