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说》案例分析
编辑/作者: 黄意标        发布时间:2006-01-08      阅读:5613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本课程 >> 论文 >> 语文  
    [案例]
    一堂语文公开课,课题为人教版新课标必修(3)第三单元第四篇《师说》,阅读文,第一课时。
    首先,老师从诗句引入课题、作者。但并不急于介绍作者,而是要求学生是否对作者了解,知多少?向同学说一说。有学生说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有的说是“唐朝人”;有的说是“唐宋八大家之一,之首,”;有的说《马说》的作者,师生共同讨论归纳八大家。其次,老师根据学生已知《马说》的文体,所阐述的道理,点出本文是议论文,应该了解本文所要阐明的道理(10分钟)。最后,老师按该班四小组就地划分为四个学习小组,要求每个小组选出两人,各小组其中一人共四人上讲台板书出学习本文的知识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等),另四个则分别翻译相对应的段落,并当众解答其他同学的提问(学生板书知识点和翻译文段同时进行)。四位同学分别翻译课文4段文字,解答同学的提问,上讲台的同学认真翻译文段,并且耐心地回答台下同学积极提出的问题,课堂气氛活跃,同学们是在30分钟的问答中完成了本课时要求的学习任务。
    [分析]
    优点一:课程设计新。本课的教学过程始终贯穿了“知识与能力”这一目标。教师的导课,学生的回答,学生对本文知识点的展示。学习方法选择的多样性,朗读法、讨论法。朗读,有个人朗读,也有小组朗读。学习方法的多样性避免了学习的单一性,否则会造成单调的课堂学习氛围,这也是课堂教学最讳忌的问题。
    优点二:教师认真贯彻了高中语文新课程的教学理念,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正确把握本文《师说》的教学特点,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地学习,教师起到了一个组织者的作用。
    优点三:从高中语文新课程三维目标上看,本课时的教学过程基本上实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教师做到了因材施教,有计划地组织引导学生到讲台本文的知识点(通假字、一词多义、词类活用、句式等),各小组所选派的同学依次上台来翻译各自然段落,并且回答全体同学的疑问,(为了补充同学之间问答上的疑惑和不足,老师也不失时机地“插花”。同学该问没有问的问题,老师则增加一些问题。同学解答问题不够完整时,教师加以补充解答。这一学习过程,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激活了课堂气氛,调动了学生学习的极积性,学生感到有东西可学,有东西可问。学生之间的互学互问,已实现了“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的教学目标。
    优点四:老师的导课堂的方法方向是对的。老师从诗句引入课题、作者。但并不急于介绍作者,而是要求学生是否对作者了解,知多少?这一方法很实用。高一学生,刚从初中升上来,对《师说》的作者韩愈并不陌生,背得滚瓜烂熟的《马说》一文,不可能不了解其作者。老师的提问,学生会凭着学过的知识一一地说出韩愈是“古文运动的倡导者”、 “唐宋八大家之一,之首”等等。
但是,看待事物既要看它的正面,也要看它的反面。本节公开课,有许多值得学习的方面,也有值得商榷的地方。
    《新课程标准》的“教学建议”中指出:“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的过程中进行”。所谓的师生平等,只是一种粗略的说法,或者说是比喻。实际情况则复杂得多,师生关系有许多层面。如果从人格上看,说“师生平等”大体上是不错的。但是,从社会角色看,又是不平等的。教师是特殊的社会职业,社会赋予教师向学生灌输社会价值、传授社会法则、纠正成长偏差的责任和权利,课堂上老师相对于学生而言,拥有相当大的话语霸权和知识霸权,学生很少有选择权和决定权,师生不可能平等。从教育目的上看,学生又是决定的一方,是上帝,学生学不好可以有许多理由,老师教不好则没有任何理由,在这里,学生和老师又是不平等的。
    课堂教学,老师既做“引导者,主导者”又做“平等对话者”,两者是统一的,不是对立的。否则,“宽严皆误”。仅“师生平等”无“老师主导”又有何益?本课仅发挥学生主体作用,还没有充分发挥老师的主导作用,而教师仅仅是组织者。学生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中,教师没有扮好“主导”的角色。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一定在教师的主导下,学生学习每告一段落,教师就要针对学生学习所存在的问题要加以纠正、评点、总结。教师的总结,弥补了学生解答问题的知识局限,语音表述一过而失的缺陷,从而使学生对知识的认知从感性上升到理性。如果碰上个别学生所提出的明显的错误观点时,教师不及加以纠正,任由学生保意见,是放任的做法,也是一种极不负责任的思想。教师的评点、总结不但是阶段性的,而且还需要有结束性的课堂总结。教师的课堂总结就是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有“放”必有“收”,教师的总结也就是“收”。“收”是对学生学习的肯定与鼓励,也是对知识的重新疏理归纳,培养学生的个性,体现教育要面向全体学生的理念。否则,学习效果不大。
    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是《新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新时期,社会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未来的人才不仅仅应该会读书,有知识而已,更重要的是会研究,学会终身学习,又有合作性,有动手能力,这也恰恰是目前教育中比较欠缺的。课堂教学中的质疑、讨论都是自主、合作学习的方法,而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还有待加强,有些根本上就谈不上。本课时就没有拓展性的学习课题,没有多给学生个体更多思考的空间与时间,课堂多鼓励学生对老师对同学质疑问难,交互影响,拓展和开掘思维的广度和深度。
    人的思维、接受知识是有一定规律性,不能同时吸收两种信息。课堂教学同时安排两项学习活动,有的同学在讲台上写,有的同学则在一边翻译。课堂下的同学一时接受不了,顾此失彼,不知是听好还是看好,两项活动同时进行,容易分散了同学的注意力,这是违反了教育规律的。不一定要上讲台板书,一个学生在台下可以评点,其余的则听。这样一来,既是培养了学生 的“说”“读”,又炼了学生的“听”和“写”。一箭双雕的好事何乐而不为呢?
    总而言之,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要倡导一种“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要紧扣语文的两个特性“工具性”和“人文性”。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也要坚持老师的主导性。“导”是为了“放”,“放”要在“导”的范畴里。否则,就偏离了文本,偏离了航向,无法找到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