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最近通过光盘,我观看到了第五届“语文报杯”全国中青年教师课堂教学大赛一些参赛课的教学实录。其中,浙江选手张悦老师一堂《故都的秋》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也给我很大的启发,为此,我把自己的一些想法写下来,期望能和大家交流。 二、过程 上课伊始,张老师直接导入课文,明确本节课要“评赏、探究”郁达夫的《故都的秋》。接着通过配乐并以示范性朗读,把学生带到了浓郁的抒情氛围中,开始了“读”的环节。一男一女学生各自选读自己“感触最深”的段落后,全班同学又一起朗读了老师指定的段落。然后,教学进入到了“读了这篇文章后,你觉得郁达夫是一个怎样的人?你从哪里看出来?请从文中选择句子来佐证自己的说法,并用优美的语调把优美的句子演绎出来”这一环节。学生们开始谈了谈自己一点粗浅的感觉。在这一过程中张老师恰当补充“郁达夫笔下秋的特点是什么?”“一个地地道道的南方人为什么会对北方的秋有这么深的感觉”等问题加以扩充、提示。最后,课堂进入了一组长达15分钟的教学活动。我们来看张老师是怎样安排的:文章是从作家的心里流出来的,不是嚷出来的、叫出来的,让我们以“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进郁达夫”为话题,细细品味文章语言,透过《故都的秋》的文字,看站在文字背后的郁达夫。注意:①以文本为依据,不架空分析;②自由寻找学习伙伴;③一节课不能面面俱到,老师整合出5个画面,请任选一幅来尝试(破院秋色·落蕊秋意·秋蝉残声·秋雨话凉·秋枣奇景)。 小组讨论后,小组代表汇报研究成果。学生们的回答很有借鉴意义,我把它抄录下来。 生1(破院秋色组):我认为郁达夫是一个比较安闲的人。早晨起来泡一碗浓茶,向院子一坐,听得见驯鸽的飞声,说明那时他的生活还是比较安闲的。但是他能听得到训鸽的声音,驯鸽的飞声应该是老百姓的呼声吧,俞达夫写这篇文章的时候是34年吧,那时全国人民还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俞达夫能听到人民的呼声,说明他还是比较关心天下老百姓的。 生2(破院秋色组):我认为郁达夫很潇洒,很浪漫。早上起来泡一碗浓茶,再说又是秋天,这是一件很浪漫的事。这是在这个时代像我这种人是做不到的。从他的潇洒浪漫中也可以看出他是一个很有文化底蕴的人。因为只有文化底蕴的人才能做到这样。 师:我不同意你的看法。我觉得浓茶是一种苦味的东西。他在品味这杯浓茶就像在品味自己的人生。 生3(落蕊秋意组):我觉得这段写的是厚重感。因为落地的槐花人们一般都是认为有声音的,而他却认为没有声音的。所以说我认为郁达夫很深沉,很怀旧,因为喜欢秋天的人都是喜欢过去的人。但是处在当时那种历史背景下他又想把这种感情给隐藏起来,就好像他想要悟禅却不得其门,特别是从他的那一句“梧桐一叶而天下知秋”我们可以想到一句禅语“一叶一菩提,一沙一世界”。他的深沉就体现他对任何都很细心,然后用他的文字表现出来。看他的文章就觉得一下子心就静了下来。就像泡一碗浓茶,在光的影子下看这种茶,看茶叶茶锈在浮起又沉下,反正就像心里面的杂事在慢慢逝去。(掌声)。 生4(秋蝉残声组):俞达夫以平常人自居,他能看到北平的树,他能听到蝉的叫声。 师:你觉得俞达夫听到蝉声会想到什么? 生4:我想是自己的人生吧。 生5(秋雨话凉组):我觉得俞达夫能看得出北方的雨“比南方下得奇,下得有味,下得更像样”就说明他很细腻。 反思: 《故都的秋》是一篇传统教材,半个世纪来,不乏成功案例,想教出新意来确实不易。张老师却能利用其深厚的理论基础,扎实的语文功底,把这堂课上得文质兼美,使听课的人如沐春风。纵观全过程,我们不难发现这堂课成功的因素有以下几个点: 第一、教学目标处理得当。陶行知先生主张课堂教学要“教学做合一”,并说:“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这也就是说,课堂上教师要把帮助学生做什么、学会什么、做好什么作为自己的主要任务和教学目标。在《故都的秋》这堂课中,张悦老师把“言为心声,文如其人——走进郁达夫”作为本课的学习目标。在这一目标的带动下,学生们从朗读课文进入,谈了谈对俞达夫粗浅的认识(即“读”之后的最初的感受)。之后,进入就着文本进行的研究性学习这一环节。从课堂教学中看,这一完全遵循人们的阅读规律目标的确立、落实,既避免了学生因为阅读无目的而流于肤浅,又使学生们在这堂课之后更容易养成了一双通过文本透视作者的眼睛,为今后学生阅读同类作品提供一个成功的范例。 第二、尊重了学生的“独特体验”。《语文课程标准》强调要“尊重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对于“你觉得郁达夫是一个怎样的人”这一问题,学生们的回答可谓是丰富多彩,甚至有的答案与教师所想的更是相去甚远(如,有同学认为俞达夫早晨起来泡浓茶喝是一件非常浪漫的事),但教师并没有简单的予以肯定或否定,而是尊重他们的研究成果,欣赏他们的独特感受,平等地交流自己的看法,鼓励他们走进文本做进一步的探究。正因为如此,学生的研究阅读才进行得有序而有趣。 第三、亲和的“教仆”形象。新课标要求教师要与学生平等,做平等中的首席。这整堂课中张老师把这一点发挥到了极致的地步。上课伊始,张老师就以一位动人、真挚的“教仆”形象出现,她温柔而亲切地站在学生面前,一下子拉近了师生间的距离。特别是在课堂中与被同学称为“老大”(该班的学习委员)的围绕该选择何种策略走近俞达夫的进行探讨的对话,更让学生感觉到老师对他们的充分尊重,平等对话的氛围也就更浓郁了。 有人说过,课程改革使我们面对的一个重要挑战是要做有理论修养的教师,困难的是努力在任何一个教育教学环节背后,都有教学设计的理论支撑点。在张悦老师这堂师生轻松互动、自如探究、节奏似行云流水的参赛课中,我们能感受在每一个教学环节的背后都有张老师独特的“匠心”,而这所谓的匠心就是对新课改理论的深刻认识。正是因为这一点张老师的这堂课才上得如此生态,如此具有人文性。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