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得化不开的悲悯
编辑/作者:李瑞富        发布时间:2010-04-13      阅读:5549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园生活 >> 教师随笔  
                ——写在儋州作家林斋散文集《为了这一方山与水》首发式之前


    昨天,也就是2010-3-22早上,有电话36978260打来,乍一看,以为是单位办公室的电话。不想,听到的,是一沙哑的男嗓音。

    为何说它沙哑呢?因为我的感觉是,这嗓音本来应该是非常雄亮的,一如小时在乡村早晨听到的飞奔而上高空再徐徐落下的雄鸡打鸣 “哥……哥……哥……嗝嗝嗝……喔……喔”,可是,不知是什么原因,这本可能非常雄亮的嗓音,并没有舒展开来!并没有在万人会议的主席台上追求抑扬顿挫,也没有在千人剧场的舞台上意气风发!相反,也许因为抑压太久,一直欲说还休,但终于还是“噼里啵啦”地勇敢说出来了,所以,就有些急切,有些真挚,是那一种类如“大珠小珠落玉盘”的滂沱!

  于是,就听出来了——是林斋老师!

  大半个月前,也曾听到过这一种声音。那天正值开学之际,人多,事杂。但听到林老师要送书来图书馆,就非常高兴!忙不迭地让他快快来,电话中告他:“我就在图书馆里(等你)!我就在图书馆里(等你)!”。然后,又埋头于工作。

  约摸一个钟头后,从办公室步回图书馆,忽然又接到林老师的电话,说到他刚才来过图书馆,因为看不到我,也就不愿将自己的散文集留在我的下属处。我就有些惋惜。多年来,如海南师范大学图书馆建设了个[海南现代文学馆]一样,我也企图在儋州一中图书馆建设一个[儋州文艺家作品珍藏室],搜集各方家作品是我最快乐的事。可惜的是,限于学校资金的投入,限于个人交际能力的欠缺,所得有限。也找过一些文艺家,可惜不太肯赠送一二,得花钱买,而本人薄薪又得维持家用,有时真是不得不割爱。如林斋老师等,只要听我在电话中稍稍提及,马上满口答应赠送三、五本,就很令人感动。又值我忙,无暇上门讨要,还得费他心力送来,却因我的疏忽,临时出图书馆时忘了交代下属让她们好好接待林老师,是我怠慢林老师了!我就表示了歉意。最后,无不遗憾地说:“可惜了,要是你当时拨一下我的小灵通就好了,随身带的嘛,我临时到办公室几分钟,所以没有来得及告诉你。”哈哈,你听他怎么说:“噢,对了,我还以为你那小灵通是固定电话呢!”

  林老师是用儋州方言通知我的。为他出版了的散文集,市文联要开个首发式,时间就在明天下午某酒店。我听清楚了,就非常替他高兴!他用儋州方言,并不结巴,该怎么说就怎么说,流利坦爽,一表达开了,就气势磅礴,恢复了本真。

    是什么东西让他在过去的日子里嗓音失真、欲说还休呢?!

  我知道林老师的女儿早已长大成人了,也许早就办过婚宴了吧。可听到林老师的嗓音,我怎么就感觉到,对于这一次首发式及之后的贺宴,怎么就比他女儿出嫁的婚宴还要让他快慰呢?!

  他是应该感到快慰的!

  好象是丁玲提到过“一本书主义”,就是一个人一辈子有一本好书存世就足以安慰了。我在图书馆,经手过成千上万的书,平时也喜欢钻书店,看到的“垃圾书”极多。所以,十年来,有文友提议,让我也印刷一本散文集,我一直不置可否。除了资金方面的欠缺,更主要的是,我不愿意自己不成熟的作品印刷成书,成为我所认为的“垃圾书”之一。

  林斋老师的书,散文集《为了这一方山与水》,自然不是“垃圾书”!相反,是一本好书!

  好在哪?

  相信下午的首发式,一定能听到不少溢美之词。溢美也好,反正是好书,溢美一些,也算是宣传的一种手法——今天的宣传早就夸张得不得了了。

  可我还是得少少地说些好的理由。一、书名好,如作者其人,重情、惜情、耽于情。二、虽为散文集,笔法却有小说家的味,情感融入景色的细节描摹中,耐品。三、有一股气,一股浓郁得化不开的悲悯之气穿越于整个文集。一如作者对人生、对世态不变的悲悯情怀。

  好作家,就是得有对自己生活的这一方山水、对这一方山水上的人们的悲悯情怀的!

  好书,自然就是因为让人感受到了这一种悲悯情怀!

  《为了这一方山与水》,让人感受到了作者对琼西故土浓得化不开的悲悯情怀!当然就属于了这一种好书!

  至此,我似乎明白了为何年近花甲的林老师的嗓音竟然就恢复本真的原因了。



                                                       (2010-3-23早于儋州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