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师拜圣人
编辑/作者:李秀贤        发布时间:2010-03-04      阅读:5685
  儋州市第一中学 >> 校园生活 >> 教师随笔  
    济南公差结束,第二天游泰山,第三天一早就赶往曲阜。曲阜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古老文化的重要发祥地之一,在商代为奄国都,春秋时期为鲁国都。但是,当我们乘坐的车子进入曲阜城时,我没有心思观赏这座享有“东方圣城”美誉的历史名城。据说,中国远古时代,最有影响的三皇五帝中,先后有5人在曲阜留下了活动的踪迹,而我也没有心思去考证它的真假。我满腹心思在寻找与孔子直接有关的孔林、孔庙、孔府。因为到孔林、孔庙、孔府瞻仰、拜祭孔子是我多年来的心愿。记得在2003年秋的一个夜晚,我在南京秦淮河边的孔庙拜祭过孔子。那时我就想,如果能到孔子的家乡的孔庙拜祭圣人多好啊!

   “批林批孔”运动,影响了几代人,当时受影响的人基本上都认为,孔子的“儒家之道”是与我们的社会相违背的学说。我刚进入学校接受教育的时候,正是“孔孟之道”受到严厉批判之时,我应属于受“批林批孔”运动影响的人了。好在“浩劫”的年代经历十年后就结束,使我在后来接受的教育中,能有机会真正认识孔子的学说。于丹在《于丹〈论语〉心得》的扉页上写着一句于丹心语:“道不远人,让我们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我不敢说我“在圣贤的光芒下学习成长”,因为我对孔子的学说没有太多的学习和研究,但是,我能通过阅读孔子的著作,对生活有所感悟,能达到心灵上的快乐。这正如于丹所说的“《论语》的真谛,就是告诉大家,怎样才能过上我们心灵所需要的那种快乐的生活。”正因为是这样吧!“尊师拜圣人”就成为我的一个念念不忘的情结。


                                  一、孔林拜圣人

   我们先进入孔林。孔林也称“至圣林”,在曲阜城北三华里处,是孔子及其家族的墓地。据记载,孔子死后,他的弟子们把他葬于鲁城北泗河岸边。安葬时,按当地的风俗“墓而不坟”,也就是不用土筑起坟头,直到秦汉时期才将坟高筑。而那时孔墓的范围也只是几亩林地,里面住着几户守林之人。随着孔子地位的日益提高,孔林的规模才越来越大,现有三千多亩的面积。两千多年来,孔子后裔及孔氏族人死后多埋葬于孔林,从不间断,这就是当地人所说的“无孔不入”,逐渐成为迄今为止中国规模最大、年代最久、保存最完整的氏族墓葬群。

   据记载,自汉代以来,历代帝王对孔林重修增修13次、增植树株5次、扩充林地3次。如今,人们面对如此庞大的“孔林”,总会想到是因为古代帝皇们把“儒家学说”奉为正统、定为安邦治国的基本国策才特别的“尊孔”,为孔子修葺坟墓。但是,对历代统治阶级如何“尊孔”而修“孔林”我不太感兴趣。我最感兴趣的是,孔子的弟子们在孔子死后如何“尊孔”、“怀孔”。郦道元《水经.泗水注》引《皇览》记载:孔林因孔子“弟子各以四方奇林来植,故诸多异树”。正是孔子的弟子们的这一义举,使得孔林的古树繁衍到今,有古树数万株,其中柏、桧、柞、榆、槐、楷等名树,盘根错节,四季苍翠;野菊、半夏、柴胡、太子参、灵芝等数植物依时争荣。当你走在绿树成荫、名树掩映的墓园道,而没有太注意那成群的石仪和林立的碑碣时,你会以为你进入了一个景色独特的植物园,有心旷神怡的感觉。但是,我没有心思理睬那些名贵的花木。走进林园里,我想像着孔子的弟子们当年植树的情景。他们的恩师葬后不起坟土,他们一定是担心天长日久找不到恩师的墓地,而不约而同地携带着树种来到恩师的葬地,围绕着墓地种植树木,以此为恩师的墓地标志,并为恩师守墓。此时,我仿佛看到脸带悲痛神情的子贡,给刚种下的楷树浇水。这位了不起的外交家、富商,是孔子最为器重的弟子之一,他在恩师墓前搭着一座茅屋,为老师守墓六年。现在的孔子墓地东边,有一个被称为“楷亭”的凉亭建筑,亭内石碑上刻有一棵古老的楷树。相传在孔子死后,子贡将一棵楷树苗植在老师的墓旁,后来这棵树长成参天大树,清康熙年间被雷火焚死,后人将这棵楷树的枯干图像刻在石上,并筑亭纪念孔子弟子们用植树的方式来表达对恩师的思念之情。

   这是孔子的弟子们给世人和后人展示了一场“尊师礼仪”。子贡为恩师守墓六年,当他哭辞孔子墓时,绝对不会想到恩师以后会被追封“大成至圣文宣王”。当时,他想到的一定是“感恩”。孔子生前在政坛上是比较平庸的,他下野、失业,为权臣所轻蔑,曾饿扁了肚子,晚年与孙子相依为命也比较凄凉,死后也曾经寂寞几百年,直到汉代才有人重视他。但是,他的弟子们“感恩戴德”,以行动来继承他的学说。这是多么的难得啊!我良久地站在“楷亭”之前沉思,几千年的“礼教”在我的心中翻腾。我觉得,当今社会兴“感恩”,而古人似乎比我们更懂得“感恩”。

   在苦思冥想中,导游催促我,并引领我们进入孔子墓园。孔子墓园在孔林的中南部,洙水桥经北200米处。墓园围以红墙,形成一个独立墓区。园内现有孔子及其子孔鲤、其孙孔伋的墓碑。孔子的儿子孔鲤50岁就去世,那时孔子70岁。孔鲤布衣一生,没有出仕,但把持家庭,给孔子以很大的支持。因而得到后世的尊敬,孔氏后人尊他为“二世祖”。孔子的孙子孔伋约生于周敬王三十七年(前483),约卒于周威烈王二十四年(前402)。孔伋虽然是孔子的孙子,但其少年时期,孔子就去世了,并没有亲随孔子习学受业,而是通过跟随孔门多位弟子的学习,才全面掌握了孔子的思想理论体系,并形成了自己的学术思想特点,成为当时一位颇有影响的儒家学者代表人物。他也象其祖父一样,竭力倡扬儒家学说,广收门徒,孟子就是他的学生。

   我虔诚地面对孔子墓拜了三拜,这算是圆了一个“尊师拜圣人”的梦了。拜谒之后,我恭敬地伫立在孔子墓前,关于孔子的诸多传说在我脑海里回荡。孔子的出生有“野合”、祈祷、梦生、私生之说。他生相奇特,据说有七露,即眼露白、耳露轮、口露齿、鼻露孔,现在我们所见到的孔子相是唐代画圣吴道子所画的《孔子行教像》。但是不管他如何的出生又如何的丑怪,他给后人的教益无人可比。

   孔子至圣也凡俗,他经历少年的艰苦、青年的奔波、中年的漂泊、晚年的凄凉,然后知天命,孔子曾经说过:“假我以数年,五十而学易,可以无大过矣。”孔子至圣也至性,晚年得知鲁人“西狩获麟”,就格外悲痛,乃歌:“唐虞世兮麟凤游,今非其时吾何求,麟兮麟兮我心忧。”孔子至圣也至情,他的得意弟子彦回英年早逝,“子哭之恸”,曰:“噫!天丧予!天丧予!”他的另一个得意弟子子路被卫国官兵剁得稀烂,孔子听说子路死时的惨况,立刻命弟子们把准备食用的肉酱倒掉。就是这样一个有圣人之心境又有凡人之性情的人,几千年来,永久地得到人们的敬仰。如果人们蓦然回首,重新审视历史留下的足迹,会惊讶地发现,在中国社会不同的时期,孔子的身影在不停地闪动,他的智慧之光辐射了中国人心灵的每一个角落。

   孔子临终前自吟自歌:“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历史会告诉人们,哲人永不萎。离开孔林时,我耳边响起1988年1月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在巴黎会议上宣言:“人类要在二十一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首两千年前,去汲取孔子的智慧。”

    如果人类为了生存,而汲取孔子的智慧。那么,我们是否也和当年孔子的弟子们一样懂得感恩呢?还是如历代的统治者一样,把他奉为“至圣”,以他的理念为教条呢?我在傻想。

                               二、孔庙寻圣踪

   我走进孔庙,徜徉在游客群中,抬头观望,皇宫之壮观、庙宇之庄严历历在目。我想,到这里的游客,谁都会感激当年的鲁哀公。是他在孔子死后的第二年(公元前478年),将孔子故宅以皇宫的规格改建为庙。当然,此后历代帝王不断加封孔子,扩建庙宇才把它建成具有东方色彩、规模宏大的古代建筑。

   导游告诉我们,庙内共有九进院落,殿、堂、坛、阁460多间,门坊54座,“御碑亭”13座,各种建筑100余座。这似乎是提醒我们,只能走马观花,不能处处游览。但是,我仔细观赏、处处寻思,有一种寻找孔子踪迹的感觉。

   我们顺着路径往前走,只见神道两侧桧柏青绿,气氛庄严肃穆,引发出谒庙者崇敬的情绪。走到大成殿前,可以观赏到庙的主体,它贯串在一条中轴线上,左右对称,布局严谨,给人一种正统至尊的感觉。站在庙的中央地带,我们感觉真的很难全部游览前后九进院落,但是仔细观看,发现前三进是引导性庭院,只有一些尺度较小的门坊,院内遍植成行的松柏,浓荫蔽日,创造出使人清心涤念的环境;而高耸挺拔的苍桧古柏间辟出一条幽深的通道,使人感到孔庙历史的悠久,又烘托了孔子思想的深奥。

   第四进以后是后庭院,这里建筑雄伟,黄瓦、红墙、绿树,交相辉映, 既喻示出孔子思想的博大高深,也喻示了孔子的丰功伟绩,而供奉儒家贤达的东西两房,分别长166米,又喻示了儒家思想的源远流长。

   所有的游人都对座座门坊高挂的额匾感兴趣,这些额匾极力赞颂孔子的功绩,给人以强烈的印象,使人敬仰之情不觉油然而生。我当时记下了一些,但现在几乎都忘了。只记得门前悬挂清雍正帝书写的“生民未有”。 “生民未有”源于孟子赞孔子“生民未有盛于孔子也?”意思是说:有人类以来,还没有全面超过孔子的人。

   我流连忘返于这庞大又引人的建筑群中,想像孔圣人当年生活、传教的景象,寻觅孔圣人的遗物。但是,我只能是在空想中得到我心里最大的满足。孔庙内的圣迹殿、十三碑亭及大成殿东西两庑,陈列着大量碑碣石刻及著名的石刻艺术品,但已没有当年孔圣人的遗物了。

   早在汉代时,离孔子去世未远时,史学家司马迁曾前往孔子故里,拜谒孔子居所庙堂,耳闻诸生读书习礼之声,目睹孔子车服遗物,触景生情,有感而发,说出了这样一段话:“天下君王至于贤人众矣,当时则荣,没则已焉。孔子布衣,传十馀世,学者宗之。自天子王侯,中国言六艺者折中于夫子,可谓至圣矣!”真的很羡慕司马迁可以目睹孔子车服遗物,更是因不能耳闻诸生读书习礼之声而惋惜。但是,两千多年来,曲阜孔庙旋毁旋修,从未废弃,在国家的保护下,由孔子的一座私人住宅发展成为规模形制与帝王宫殿相埒的庞大建筑群,延时之久,记载之丰,成为人类建筑史上的孤例,真的不简单。这么想着,也让人心花怒放。



                                     三、孔府感诗礼

   参观孔府,有一个想法就是,仔细看一看“天下第一家”人的起居之所,感悟一下孔子的“诗礼传家”。但是,导游告诉我们,进入孔府就好象进入一个迷宫,不知从那里开始游览才好。因为孔府,也叫衍圣公府,是孔子嫡裔长支世代居住的地方,范围很大,占地240亩,共有厅、堂、楼、房463间。

   走到大门前,迎面是一个粉白的大照壁,门前左右两侧,有一对2米多高的圆雕雌雄石狮。红边黑漆的大门上镶嵌着狻猊头像,大门正中上方高悬着蓝底金字的“圣府”匾额,相传为明相严嵩手书。门两旁的柱子上,悬挂着一副对联:与国咸休安富尊荣公府第,同天并老文章道德圣人家。这副对联相传是清朝名士纪晓岚的手书。文佳字美,形象地说明了孔府在封建社会中的显赫地位。

   大门前,聚集着很多游人,人们都在议论纪晓岚的对联。仔细观察可以看出,上联“安富尊荣”的“富”字, 少了一点;下联“文章道德”的“章”字,多了一笔。导游解说其含意是:衍圣公官职位列一品,田地万亩千顷,自然富贵没了顶;孔子及其学说“德侔天地、道冠古今”,圣人之家的“礼乐法度”,也就能与天地并存,与日月同光。我挤在游人之中,傻乎乎地听导游讲解。纪晓岚对联“少点”和“多笔”之说,增加一点游趣,也增强了我对孔府的兴趣。

    穿过第一进狭长的庭院,便是孔府中路的第二道大门,俗称二门。门建于明代,门楣高悬明代诗人、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李东阳手书“圣人之门”竖匾,门柱有石鼓夹抱。正门左右各有腋门一座,耳房一间。在封建社会,平时只走腋门,正门不开,以示庄严。 我用手敲敲正门,笑着对同伴说:“我要敲开圣人之门”。随后又想,如果真的有机会守候在圣门之外,我可不能乱敲乱打,应该仿效古人“程门立雪”。

       入圣人之门,迎面是一座小巧玲珑、别具一格的屏门,门为木构,四周不与垣墙连属,独立院中,类似遮堂门。屏门顶铺设灰瓦,门楣因悬明世宗亲颁“恩赐重光”匾额,故称“重光门”。对于“重光”之意,导游没有讲解,但是,我从中读出历代帝王对孔子后人的重视并寄于厚望。

      过了重光门,就看到院中有一片台基,台上原有日晷等物,其后便是宽敞的正厅,即孔府大堂。导游介绍,这里是当年衍圣公宣读圣旨接见官员、申饬家法族规、审理重大案件,以及节日、寿辰举行仪式的地方。大堂之后是二堂、三堂、内宅门、前上房、前堂楼、后堂楼、后花园,都是按封建王朝六部的设置来兴建。走马观花的观赏,真的有点进入迷宫的感觉,但我的内心是明朗的。我比较清楚地体会到,孔家不仅出个孔圣人,而孔子的后人在中国的历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中国社会有一个很让人关注的现象,就是“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而我想,在孔府,不能套用这一现象。

   我想起《论语.季氏》中,有这样的记述:陈亢问于伯鱼曰:“子亦有异闻乎?”对曰:“未也。尝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诗》乎?’对曰:‘不学诗,无以言。’鲤退而学《诗》。他日,又独立,鲤趋而过庭。曰:‘学《礼》乎?’对曰:‘未也。’对曰:‘不学礼,无以立。’鲤退而学《礼》。闻斯二者。”这就是孔子“诗礼传家”的故事。孔子传给后人的不是金山、豪宅,而是可以“言”和“立”的“诗礼”,孔府人才辈出,理所当然。

    从后花园的后门出来,结束了对孔府的游览。在门外的商店,同伴买了几盒饴糖。据说当年乾隆下江南,来到曲阜,前去看望衍圣公。当时孔家六代同堂,家庭和睦。乾隆非常高兴,欣然命笔“六代含饴”,于是就出了饴糖。当地人说,吃了六代含饴糖,能保家庭和睦幸福,象饴糖一样甜蜜可心。 我一边吃着饴糖,一边吟咏着:

                                    我爱儒家礼,

                                    尊师拜圣人。

                                    疑询今日下,

                                    何处可修身?